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制约与路径选择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1. 导言 | 第16-22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结论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基本观点 | 第19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21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21-22页 |
2.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| 第22-43页 |
·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| 第22-30页 |
·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| 第25-30页 |
·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| 第30-38页 |
·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| 第30-36页 |
·国内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| 第36-38页 |
·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| 第38-43页 |
·现代农业发展内涵 | 第38页 |
·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| 第38-40页 |
·现代农业实践启示 | 第40-43页 |
3.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特点 | 第43-65页 |
·发展基础 | 第43-57页 |
·基础设施 | 第43-49页 |
·经济基础 | 第49-52页 |
·制度基础 | 第52-56页 |
·生态环境 | 第56-57页 |
·农业发展阶段 | 第57-59页 |
·1949—1979年:缓慢发展阶段 | 第57-58页 |
·1979—1999年:快速发展阶段 | 第58页 |
·1999年至今:西部大开发时期 | 第58-59页 |
·农业发展特点 | 第59-65页 |
·生产力水平低下 | 第59-60页 |
·农业经营规模狭小 | 第60-61页 |
·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| 第61-63页 |
·农业创新能力薄弱 | 第63-65页 |
4.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与困境 | 第65-86页 |
·丰裕中的贫困 | 第65-67页 |
·土地资源 | 第65-66页 |
·水资源 | 第66页 |
·农业与农民 | 第66-67页 |
·物质装备条件 | 第67-71页 |
·农用机械 | 第68-69页 |
·农田水利 | 第69页 |
·农村用电 | 第69-70页 |
·化肥薄膜 | 第70-71页 |
·人力资本 | 第71-81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、内涵及意义 | 第71-77页 |
·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| 第77-81页 |
·不完善的土地制度安排 | 第81-84页 |
·土地产权制度 | 第81-82页 |
·土地市场制度 | 第82-83页 |
·土地管理制度 | 第83-84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| 第84-86页 |
5.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框架与目标 | 第86-90页 |
·制度安排 | 第86-87页 |
·土地制度 | 第86页 |
·户籍制度 | 第86页 |
·财税制度 | 第86-87页 |
·金融制度 | 第87页 |
·技术制度 | 第87页 |
·社会保障制度 | 第87页 |
·发展原则 | 第87-89页 |
·改革体制 创新制度 | 第87-88页 |
·全面规划 协调统一 | 第88页 |
·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| 第88页 |
·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| 第88页 |
·以民为本 持续发展 | 第88-89页 |
·发展目标 | 第89-90页 |
·第一阶段 | 第89页 |
·第二阶段 | 第89页 |
·第三阶段 | 第89-90页 |
6.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模式与重点区域 | 第90-101页 |
·“四维一体”总体战略模式 | 第90-94页 |
·“四维”内涵与职能 | 第90-93页 |
·建设现代小城镇 | 第93-94页 |
·主要战略模式 | 第94-97页 |
·制度创新支持型 | 第94-95页 |
·高新技术引领型 | 第95-96页 |
·资源节约持续型 | 第96-97页 |
·地域特色主导型 | 第97页 |
·重点发展区域 | 第97-101页 |
·成都平原 | 第97-98页 |
·关中平原 | 第98-99页 |
·新疆地区 | 第99-100页 |
·北部湾地区 | 第100-101页 |
7.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| 第101-105页 |
·内生增长路径 | 第101-103页 |
·大力提高物质装备条件 | 第101-102页 |
·着力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| 第102-103页 |
·外生增长路径 | 第103-105页 |
·创新土地制度安排 | 第103-104页 |
·完善农专合组织 | 第104-105页 |
8.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| 第105-115页 |
·优化政策支持体系 | 第105-106页 |
·土地政策 | 第105页 |
·财税政策 | 第105-106页 |
·人才政策 | 第106页 |
·完善金融支持体制 | 第106-108页 |
·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| 第106-107页 |
·创新小额信贷制度 | 第107页 |
·发展多种担保机制 | 第107-108页 |
·建设技术推广网络 | 第108-109页 |
·借助专业技术组织 | 第108页 |
·充分利用网络电台 | 第108页 |
·完善农家书屋工程 | 第108-109页 |
·组织科技人员下乡 | 第109页 |
·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| 第109-112页 |
·保证优质粮食生产 | 第109页 |
·适度种植经济作物 | 第109-110页 |
·重视发展养殖产业 | 第110页 |
·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| 第110-111页 |
·深化农产品加工业 | 第111页 |
·探索创新农业服务业 | 第111-112页 |
·强化社会保障体制 | 第112-113页 |
·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| 第112页 |
·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| 第112页 |
·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112-113页 |
·探索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制度 | 第113页 |
·培育现代农业文化 | 第113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20页 |
后记 | 第120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4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