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井生产所需制冷量及降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.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矿井高温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矿井高温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| 第11页 |
·矿井高温环境对煤矿工人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矿井降温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矿井降温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矿井降温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提出的意义 | 第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.矿井内热源分析及热计算 | 第16-27页 |
·矿井主要热源 | 第16-21页 |
·井巷围岩放热 | 第16-17页 |
·矿井运输放热 | 第17页 |
·矿用机电设备运转中放热 | 第17-18页 |
·氧化放热 | 第18-19页 |
·矿井水放热 | 第19-20页 |
·其它热源放热 | 第20-21页 |
·矿井各类型巷道热计算 | 第21-26页 |
·井筒 | 第21页 |
·水平与倾斜巷道 | 第21-22页 |
·回采工作面 | 第22-23页 |
·掘进工作面 | 第23-25页 |
·机电硐室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长城窝堡煤矿井巷温度及需冷量计算 | 第27-39页 |
·长城窝堡煤矿概况 | 第27-29页 |
·井田开拓 | 第27-28页 |
·水平划分及大巷布置 | 第28页 |
·井下运输与采煤方法 | 第28页 |
·生产能力构成 | 第28-29页 |
·恒温带与地温梯度 | 第29页 |
·长城窝堡矿井巷温度计算 | 第29-35页 |
·巷道节点 | 第29-31页 |
·井筒风流温度计算 | 第31页 |
·井底车场风流温度热计算 | 第31-33页 |
·-900m 水平轨道石门风流温度热计算 | 第33页 |
·-900m 水平带式输送机大巷 | 第33-34页 |
·-890m 东翼轨道大巷 | 第34-35页 |
·矿井工作面所需制冷量 | 第35-38页 |
·工作面热计算 | 第35-36页 |
·工作面入口温度计算 | 第36-37页 |
·矿井工作面所需制冷量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. 矿井降温系统简介 | 第39-45页 |
·矿井降温系统分类 | 第39-42页 |
·非机械制冷降温技术 | 第39-41页 |
·机械制冷降温技术 | 第41-42页 |
·长城窝堡矿矿井井下制冷系统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制冷设备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空冷器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输冰(冰水混合物)管选择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. 降温方案模拟 | 第45-69页 |
·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| 第45-48页 |
·基本控制方程 | 第45-47页 |
·CFD 的求解过程 | 第47-48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48-51页 |
·巷道几何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巷道数学模型 | 第49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9-51页 |
·方案模拟 | 第51-66页 |
·降温前温度分布 | 第51-53页 |
·改变风量后降温效果模拟 | 第53-54页 |
·空冷器降温效果模拟 | 第54-61页 |
·输冷管降温效果模拟 | 第61-66页 |
·降温方案比较与选取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2-7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