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数字水印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| 第10-12页 |
·数字水印的分类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音频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| 第15-26页 |
·声音的产生模型 | 第15页 |
·人耳听觉特性 | 第15-16页 |
·音频数字水印的基本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音频数字水印的基本算法 | 第17-22页 |
·时域算法 | 第17-19页 |
·变换域算法 | 第19-21页 |
·压缩域算法 | 第21-22页 |
·音频数字水印的评价标准 | 第22-24页 |
·主观评价标准 | 第22页 |
·客观评价标准 | 第22-24页 |
·音频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数字图像与数字半调技术基本概念 | 第26-44页 |
·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 | 第26-27页 |
·二值图像(Binary Image) | 第26页 |
·灰度图像(Gray Scale Image) | 第26-27页 |
·彩色图像(Color Image) | 第27页 |
·色彩空间概述 | 第27-29页 |
·RGB色彩空间 | 第27-28页 |
·YUV色彩空间 | 第28-29页 |
·YIQ色彩空间 | 第29页 |
·人眼视觉特性(HVS) | 第29-30页 |
·数字半调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30页 |
·数字半调技术的基本方法 | 第30-36页 |
·抖动法(Dithering) | 第30-33页 |
·误差扩散法(Error Diffusion) | 第33-35页 |
·迭代法(Iterative Processes) | 第35-36页 |
·半调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| 第36-38页 |
·主观评价标准 | 第36-37页 |
·客观评价标准 | 第37-38页 |
·数字逆半调技术 | 第38-42页 |
·误差扩散类逆半调技术 | 第38-41页 |
·误差扩散半调系统的线性模型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基于数字半调技术的灰度图像音频水印算法 | 第44-66页 |
·数字水印图像置乱技术 | 第44-46页 |
·Arnold变换 | 第44-45页 |
·混沌置乱变换 | 第45-46页 |
·基于误差扩散的快速逆半调算法 | 第46-49页 |
·数字半调技术和BTC编码技术性能比较 | 第49-54页 |
·基于数字半调技术的灰度图像音频水印算法 | 第54-65页 |
·灰度图像水印的嵌入 | 第54-58页 |
·灰度图像水印的提取 | 第58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8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基于数字半调技术的彩色图像音频水印算法 | 第66-78页 |
·DWT与DCT相结合的算法性能 | 第66页 |
·彩色图像的逆半调技术 | 第66-69页 |
·彩色图像水印的嵌入过程 | 第69-70页 |
·离散余弦变换 | 第69页 |
·自适应量化步长过程 | 第69-70页 |
·重构音频信号 | 第70页 |
·彩色图像水印提取过程 | 第70-71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1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·总结 | 第78-79页 |
·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