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压力加工工艺论文

微体积成形工艺的数值建模及尺寸效应研究

摘要第1-15页
ABSTRACT第15-1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8-32页
   ·引言第18页
   ·微体积成形的工艺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·微塑性成形中的尺寸效应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材料流动应力的尺寸效应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摩擦的尺寸效应第23-24页
   ·微塑成形计算机模拟第24-28页
     ·基于实验数据的微塑性成形模拟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跨尺度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·应变梯度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介观尺度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·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-32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本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9-32页
第二章 微体积成形中材料本构建模与尺寸效应分析第32-58页
   ·引言第32页
   ·微体积成形中材料的尺寸效应第32-35页
     ·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试样尺寸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材料的非均匀流动第34-35页
   ·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单晶体塑性变形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多晶体塑性变形第36页
   ·考虑晶界强化和表面层理论的复合材料模型第36-44页
     ·表面层晶粒的材料本构关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修正的Hall-Petch公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尺度参数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材料本构模型的尺度依赖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模型验证第43-44页
   ·考虑晶界强化和表面层理论的区域化模型第44-55页
     ·晶粒取向对塑性变形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区域化有限元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考虑晶界强化的区域化材料本构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尺度参数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模型验证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模拟结果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8页
第三章 微体积成形中的干摩擦建模与尺寸效应分析第58-74页
   ·引言第58页
   ·微体积成形中的摩擦尺寸效应第58-59页
   ·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模型第59-61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摩擦模型第59-60页
     ·Tabor粘着摩擦模型第60-61页
   ·微体积成形中的干摩擦建模第61-67页
     ·实际接触比α第61-62页
     ·Wanheim/Bay摩擦模型的转化形式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模型验证第65-67页
   ·微塑性成形干摩擦尺寸效应研究第67-73页
     ·微观组织的影响第68-71页
     ·试样尺寸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变形量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四章 微镦粗的实验研究及纯铜材料本构关系的求解第74-86页
   ·引言第74页
   ·实验方案设计第74-76页
     ·试样的制备与预处理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实验条件第76页
   ·微镦粗试样的形貌观察第76-78页
     ·变形程度对试样形貌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材料不均匀流动第77-78页
   ·微镦粗过程流动应力分析第78-81页
     ·试样尺寸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·尺度依赖的纯铜本构关系第81-84页
     ·基于试样尺寸的纯铜本构关系求解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基于平均晶粒尺寸的纯铜本构关系求解第83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第五章 柱式微特征模压成形的实验研究第86-100页
   ·引言第86页
   ·实验方案设计第86-89页
     ·坯料的制备与预处理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实验条件第87-89页
   ·微特征成形工艺参数的研究第89-93页
     ·成形力对微特征高度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平均晶粒尺寸对微特征高度的影响第90页
     ·摩擦条件对微特征高度的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坯料尺寸对微特征高度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 ·微特征成形尺寸效应分析第93-98页
     ·微孔尺寸对微特征高度的影响第93-95页
     ·晶粒分布对模压成形高度的影响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晶粒取向对微特征高度的影响第96-9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8-100页
第六章 柱式微特征模压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变形机理分析第100-126页
   ·引言第100页
   ·闭式微成形尺寸效应分析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·闭式微成形材料尺寸效应分析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·闭式成形摩擦尺寸效应分析第105-106页
   ·柱式微特征模压的数值模拟及变形机理分析第106-116页
     ·试样尺寸的影响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·摩擦的影响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·微孔直径的影响第114-116页
   ·考虑表面层晶粒取向和晶界强化的微特征成形建模与分析第116-123页
     ·材料模型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接触设置与边界条件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FEM模型与模拟结果分析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·尺寸效应分析第120-1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3-126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26-130页
   ·结论第126-128页
   ·展望第128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40页
致谢第140-14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4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1-14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2-143页
附件第143-162页

论文共1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相粒子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其模拟研究
下一篇:钛合金激光熔覆Ti-Al/陶瓷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