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“北京高价美容案”案情和分歧意见 | 第12-15页 |
第一节 案情回顾 | 第12页 |
第二节 各方观点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争议焦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强迫交易罪概述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的特点 | 第15-18页 |
一、 交易行为的非自愿性 | 第15-16页 |
二、 交易行为内容的合法性 | 第16-17页 |
三、 交易行为的市场性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的规范目的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| 第20-31页 |
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的客体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的客观方面 | 第22-29页 |
一、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方式 | 第22-26页 |
二、 “他人”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三、 “交易行为”的界定 | 第27-28页 |
四、 “情节严重”的界定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强迫交易罪的主体 | 第29-30页 |
第四节 强迫交易罪的主观方面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强迫交易罪的司法认定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的入罪标准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| 第32-37页 |
一、 从客体角度分析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罪的区别 | 第32-33页 |
二、 从客观方面分析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罪的区别 | 第33-36页 |
三、 从主体角度分析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罪的区别 | 第36页 |
四、 从主观方面分析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罪的区别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“北京高价美容案”的后续思考 | 第37-46页 |
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存在的缺陷 | 第37-41页 |
一、 强迫交易罪的入罪门槛偏高 | 第37-38页 |
二、 “情节严重”的标准的内涵不清 | 第38-39页 |
三、 强迫交易的内涵不清 | 第39-40页 |
四、 强迫交易罪的法定刑偏低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的法律完善 | 第41-46页 |
一、 司法机关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,明确“情节严重”的具体形式 | 第41-42页 |
二、 增加本罪的行为方式,摒弃完全列举式的表达,严密刑事法网 | 第42-43页 |
三、 增加司法解释,避免一些定性争议的出现 | 第43-44页 |
四、 增设量刑幅度,重设强迫交易罪的法定刑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