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场强化转炉钒渣浸取实验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| ·钒 | 第10-14页 |
| ·钒的发现 | 第10页 |
| ·钒的理化性质 | 第10-11页 |
| ·钒的用途 | 第11-12页 |
| ·钒的供需形势 | 第12-13页 |
| ·生产钒的主要原料 | 第13页 |
| ·钒资源分布 | 第13-14页 |
| ·钒渣概述 | 第14-17页 |
| ·钒渣成分 | 第14-16页 |
| ·钒渣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钒渣湿法浸出工艺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·酸浸 | 第17页 |
| ·碱浸 | 第17-18页 |
| ·细菌浸出 | 第18页 |
| ·电氧化技术 | 第18-20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8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2-24页 |
| ·钒渣物相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钒渣成分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4-25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4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25页 |
| ·钒的分析方法及计算 | 第25-28页 |
| ·钒的分析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钒浸出率计算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3 钒浸出反应行为研究 | 第28-37页 |
| ·钒在溶液中的形态分布 | 第28-29页 |
| ·钒化合物的 E-PH 图 | 第29-31页 |
| ·酸浸原理 | 第31-32页 |
| ·浸出体系热力学研究 | 第32-34页 |
| ·理论计算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讨论 | 第33-34页 |
| ·浸出过程动力学 | 第34-37页 |
| 4 电场强化转炉钒渣酸浸实验研究 | 第37-46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| ·电场强化浸出步骤 | 第37页 |
| ·新型加热设备的提出 | 第37-3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1页 |
| ·电流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硫酸质量分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39页 |
| ·浸取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浸取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检测表征 | 第41-44页 |
| ·X-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41-42页 |
| ·X-射线荧光光谱分析(XRF) | 第42-43页 |
| ·扫描电镜分析(SEM) | 第43-44页 |
| ·电场强化浸出原理探索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5 电场强化转炉钒渣碱浸预处理-酸浸实验研究 | 第46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46页 |
| ·碱浸预处理原理探索 | 第46-47页 |
| ·碱性溶液中钒离子物理化学性质 | 第47-4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1页 |
| ·碱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助浸剂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碱浸预处理-酸浸实验 | 第50-51页 |
| ·检测表征 | 第51-53页 |
| ·碱浸预处理渣的 X-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| 第51页 |
| ·预处理渣-酸浸后渣 X-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·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6 电场强化转炉钒渣选择性浸取实验研究 | 第54-58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7页 |
| ·有机溶剂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相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55页 |
| ·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| ·温度对铁浸出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| ·结论 | 第58页 |
| ·展望 | 第58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| 附录 | 第65页 |
|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