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清前期(1616~1840年)论文

清代科举家族桐城方氏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·科举家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桐城方氏家族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-14页
1 方氏家族概述第14-29页
   ·背景介绍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桐城“桂林方”称谓的由来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方氏房系的派生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方氏各房盛衰状况第16-18页
   ·清代方氏科举功名统计第18-23页
     ·清代方氏进士及贡士功名统计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清代方氏举人功名统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清代方氏五贡功名统计第21-23页
   ·清代方氏科举功名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 ·科举功名比较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科举功名与治学创作的联系第25-29页
2 清代方氏族人仕宦政绩第29-47页
   ·高级官员第29-39页
     ·方苞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方观承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方维甸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方受畴第36-39页
   ·中级官员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方兆及第39页
     ·方浩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方奎炯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方锡庆第41-42页
   ·低级官员第42-47页
     ·方孔一第43页
     ·方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方求义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方立功第45-47页
3 清代方氏进士文化成就第47-58页
   ·概述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中一房与七房:方维甸、方奎炯、方铸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六房:方元成、方亨咸、方保升第48-49页
   ·方苞第49-53页
     ·文学成就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学术成就第52-53页
   ·方式济第53-58页
     ·诗歌成就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方志成就第55-58页
结束语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唐代中国文献流传日本研究
下一篇:东北地方政府对万宝山事件的应对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