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8页
   ·引言第8-9页
   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第9-10页
   ·历次地震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震害表现第10-11页
   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·国内外对预应力混凝土研究的发展状况第11-13页
   ·国内典型预应力结构介绍第13-16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8页
第二章 静力弹塑性Push-over分析方法介绍第18-34页
   ·概述第18页
   ·当前抗震分析方法的简介第18-20页
     ·静力法第18页
     ·反应谱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时程分析法第19页
     ·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(Push-over分析法)第20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与时程分析方法的比较第20页
   ·Push-over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·Push-over的工程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·Push-over的基本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Push-over分析法的基本假定第22页
     ·Push-over分析法的缺陷第22-23页
   ·静力弹塑性Push-over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推导第23-32页
     ·等效单自由度体系(SDOF)的建立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目标位移的建立第25-29页
     ·加载模式分类第29-32页
     ·Push-over分析的实施步骤第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三章 地震力下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-over分析第34-56页
   ·概述第34页
   ·SAP2000简介第34-35页
   ·工程实例概述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工程概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预应力筋孔道布置形式及其面积的估算第36-38页
     ·预应力梁截面设计第38页
   ·几何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38-53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8-40页
     ·SAP2000塑性铰的定义及地震作用下结构期望目标能力的判定第40页
     ·不同加载模式下的工况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Push-over分析结果判断第41-45页
     ·Push-over分析方法与能力谱法结合判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第45-49页
     ·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铰出铰机制评定第49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6页
第四章 预应力受弯构件截面的弹塑性分析第56-72页
   ·概述第56页
   ·截面的弯矩—曲率关系第56-58页
   ·预应力混凝土的延性简介第58-59页
   ·受弯截面弯矩—曲率弹塑性分析第59-69页
     ·基本假定第59-63页
     ·框架结构控制点截面处的弹塑性变形及其延性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2页
第五章 总结建议与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·总结第72-73页
   ·建议第73页
   ·展望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附录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高校建筑节能管理研究
下一篇:深层U型地热换热器换热过程模拟计算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