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前照灯的自动转向的设计与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创新性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汽车技术及嵌入式概述 | 第13-21页 |
| ·汽车概述 | 第13-14页 |
| ·汽车的发展史 | 第14-15页 |
| ·汽车前照灯 | 第15-16页 |
| ·汽车的辅助功能 | 第16-19页 |
| ·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| 第19-21页 |
| 第3章 硬件平台的构建 | 第21-31页 |
| ·硬件系统设计方案 | 第21-22页 |
| ·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硬件的选型 | 第22-29页 |
| ·传感器的选型 | 第22-24页 |
| ·MCU 的选型 | 第24-26页 |
| ·电机的选型 | 第26-27页 |
| ·步进电机驱动器 | 第27-29页 |
| ·构建硬件平台 | 第29-31页 |
| ·传感器的安装 | 第29页 |
| ·前照灯组的改装 | 第29页 |
| ·MCU 的连接 | 第29-31页 |
| 第4章 软件平台的构建 | 第31-39页 |
| ·系统方案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·电磁感应式 AFS | 第31页 |
| ·水平仪式 AFS | 第31-32页 |
| ·电阻传感器式 AFS | 第32页 |
| ·系统方案的分析 | 第32-39页 |
| ·传感器系统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MCU 系统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步进伺服系统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第5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环境构建 | 第39-58页 |
| ·嵌入式 Linux 介绍 | 第39-40页 |
| ·嵌入式 Linux 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| ·嵌入式 Linux 软件构成 | 第40页 |
| ·Linux 向 ARM 移植的特点和环境搭建 | 第40-42页 |
| ·嵌入式的开发特点 | 第40-41页 |
| ·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| 第41-42页 |
| ·Bootloeder 的移植 | 第42-46页 |
| ·VIVI 的简介 | 第42-43页 |
| ·VIVI 的启动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VIVI 的配置、编译和连接 | 第44-45页 |
| ·VIVI 映像文件烧写 | 第45-46页 |
| ·Linux 内核的移植 | 第46-50页 |
| ·内核结构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内核源码安装 | 第48页 |
| ·配置和编译内核 | 第48-49页 |
| ·内核文件的烧写 | 第49-50页 |
| ·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| 第50-53页 |
| ·Cramfs 文件系统 | 第50页 |
| ·Cramfs 文件系统的组成 | 第50页 |
| ·Cramfs 系统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| ·Cramfs 系统的编译 | 第52页 |
| ·文件系统的烧写 | 第52-53页 |
| ·基于 Qt/Embedded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| 第53-55页 |
| ·基于 Qt/Embedded 的应用程序设计 | 第55-58页 |
| 结论 | 第58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