契约学习法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课中的实验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| ·关于“契约”概念 | 第11-12页 |
| ·关于“契约学习法”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关于契约学习研究状况 | 第14-18页 |
| ·契约的基本特征 | 第18页 |
| ·目标的差异性 | 第18页 |
| ·内容的个别性 | 第18页 |
| ·过程的协商性 | 第18页 |
| ·契约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| 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9页 |
|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文献资料法 | 第20页 |
| ·实验法 | 第20页 |
| ·访谈法 | 第20-21页 |
| ·逻辑分析方法 | 第21页 |
| ·数理统计法 | 第21页 |
| ·问卷调查法 | 第21-22页 |
| 4 契约学习法的实验研究思路 | 第22-26页 |
| ·实验目的 | 第22页 |
| ·实验时间、地点 | 第22页 |
| ·实验指标的选取及实验控制 | 第22-24页 |
| ·测试指标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| ·实验控制 | 第23-24页 |
| ·教学实验步骤 | 第24-26页 |
| ·前测 | 第24页 |
| ·对实验班进行契约式学习 | 第24-26页 |
| ·后测 | 第26页 |
| 5 实验结果 | 第26-35页 |
| ·实验前测结果 | 第26-28页 |
| ·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| 第26-27页 |
| ·技评测试结果 | 第27页 |
| ·达标测试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·自我效能测试结果 | 第28页 |
| ·实验后测结果 | 第28-35页 |
| ·身体素质指标实验结果 | 第28-30页 |
| ·技评指标实验结果 | 第30-31页 |
| ·达标指标实验结果 | 第31-34页 |
| ·自我效能指标实验结果 | 第34-35页 |
| 6 讨论与分析 | 第35-42页 |
| ·契约学习法运用在乒乓球专修课中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·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对学生技评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对学生达标的影响 | 第37页 |
| ·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契约教学在体育院校专修课中的教学特点 | 第38-41页 |
| ·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产生主动学习的认同感 | 第38-39页 |
| ·契约学习能增强教学间的互动 | 第39-40页 |
| 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,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| 第40页 |
| ·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| 第40-41页 |
| ·契约学习法在乒乓球专修学习中的关键点解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契约学习法最关键的问题是学习契约的制定 | 第41页 |
| ·认清契约学习的意义,提高契约学习的有效性 | 第41页 |
| ·教师转变角色,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 | 第41-42页 |
| 7 结论与建议 | 第42-44页 |
| ·结论 | 第42页 |
| ·建议 | 第42-43页 |
| ·研究局限 | 第43-44页 |
| 8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附件 | 第48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