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区域产业转移不同主体分析与承接地政府作用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第11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第11-12页
   ·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内产业转移的发展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及技术支持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与思路第13-15页
第二章 区域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第15-19页
   ·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产业梯度的概念第15页
     ·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第15-16页
   ·政府干预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政府干预方案的选择第17页
   ·其它相关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地区差距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公共治理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8-19页
第三章 区域产业转移的主体及政策效应分析第19-34页
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中不同主体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9-24页
     ·企业与区域转移的关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政府与区域转移的关系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与区域转移的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·企业—政府—第三部门的互动机制第22-24页
   ·我国产业转移模式中不同主体的行为特点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·产业整体迁移模式第24页
     ·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模式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基于缩减成本的人才联合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·产业转移的政策效应分析第26-34页
     ·产业转移的地区经济效应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主要因素第27页
     ·产业转移政策效应的因子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 ·政府区域治理政策第33-34页
第四章 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第34-43页
   ·基于不同主体分析的政府引导作用模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政府如何协调区域产业转移中不同主体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模型构建第35-37页
   ·产业转移中合理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承接地政府的角色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转出地政府的角色第38页
   ·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区域矛盾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转移第39-40页
   ·改善投资环境的作用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第40页
     ·引进金融投资第40-41页
   ·规范的区域产业转移制度建立的作用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法律及政策环境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产业转移的宏观政策与联动战略第42-43页
第五章 区域产业转移的优化对策第43-52页
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:发展的观点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·政府的优化政策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基于财政的优化政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基于环境资源的优化政策第46页
     ·基于劳动力的优化政策第46-47页
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应该遵循地方特色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第47页
     ·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转移内生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·四川地区产业转移的调研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·积极承接珠三角、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成都技术产业转移基地的建立第51-52页
第六章 结论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区域产业转移中我国西部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
下一篇:成都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动力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