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8-10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2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3 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4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5 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中医证候量表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 证候量表理论框架的构建 | 第10-11页 |
2 证候量表的研制 | 第11-14页 |
3 讨论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(痰瘀互结证)自评量表的研制 | 第15-48页 |
1 成立研究小组 | 第15页 |
2 确立量表理论框架 | 第15-17页 |
3 形成条目池,初拟结构模型 | 第17-19页 |
4 筛选条目,形成量表 | 第19-48页 |
·基于德尔菲法的量表条目筛选 | 第19-30页 |
·基于深度访谈法的量表条目筛选 | 第30-37页 |
·基于临床调查的量表条目筛选 | 第37-46页 |
·形成量表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(痰瘀互结证)自评量表的考评 | 第48-55页 |
1 资料与方法 | 第48-49页 |
2 量表可行性评价 | 第49-55页 |
·受访者基线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可行性评价 | 第50页 |
·量表的信度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效度评价 | 第51-53页 |
·反应度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讨论 | 第55-63页 |
1 量表特色 | 第55-56页 |
2 量表理论框架 | 第56-57页 |
3 量表条目筛选方法 | 第57-59页 |
4 量表的考评 | 第59-61页 |
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小结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1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(痰瘀互结证)自评量表 | 第69-71页 |
附2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(SAQ)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简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