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作用 | 第11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发展概况与种类 | 第11-13页 |
| ·铸钢覆盖剂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种类 | 第12-13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使用现状与作用原理 | 第13-16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使用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作用原理 | 第15-16页 |
| ·影响铸钢冒口覆盖剂性能的各种因素 | 第16-18页 |
| ·粘度 | 第16页 |
| ·熔化速率 | 第16-17页 |
| ·熔化温度 | 第17页 |
| ·表面张力 | 第17-18页 |
| ·粒度 | 第18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常用原料 | 第18-19页 |
| ·各种材料的特性及作用 | 第19-21页 |
| ·粉煤灰 | 第19页 |
| ·膨胀珍珠岩 | 第19页 |
| ·酸化石墨 | 第19-20页 |
| ·萤石 | 第20页 |
| ·膨胀蛭石 | 第20-21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1-2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铸钢冒口覆盖剂的理论分析 | 第23-31页 |
| ·氧化物对网络的作用 | 第25-26页 |
| ·碱度对铸钢冒口覆盖剂熔化温度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助熔剂对铸钢冒口覆盖剂熔化温度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| ·碳质材料在保护渣中的作用机理及加入量的计算 | 第28-31页 |
| ·碳质材料在保护渣中的作用机理 | 第28-29页 |
| ·碳质材料配入量的理论计算 | 第29-31页 |
| 第三章 铸钢冒口覆盖剂原材料的选择和单因素试验研究 | 第31-43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原材料选择 | 第31-35页 |
| ·发热剂的选择 | 第31-34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中保温材料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条件和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·酸化石墨含量对膨化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珍珠岩含量对覆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覆盖剂中发热剂含量对覆盖剂发热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覆盖剂中保温材料的配比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覆盖剂中触发剂含量对发热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四章 铸钢冒口覆盖剂配比的正交试验 | 第43-53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·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·发热剂对覆盖剂发热效果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| ·保温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试验结果的优化及实验验证 | 第49-52页 |
| ·结果优化及验证方案 | 第49-50页 |
| ·验证结果 | 第50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五章 铸钢冒口覆盖剂的生产试验 | 第53-57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配制工艺过程 | 第53页 |
| ·铸钢冒口覆盖剂的生产实验条件和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·工业性实验结果和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增碳情况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