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8-14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·文章的研究逻辑与方法 | 第8-9页 |
·本文的研究逻辑 | 第8-9页 |
·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2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| 第14-26页 |
·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和投资时钟理论对经济周期的划分 | 第14-19页 |
·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周期的划分 | 第14-16页 |
·投资时钟理论对经济周期的划分 | 第16-19页 |
·经济周期的重要特征与关键指标 | 第19-23页 |
·投资、消费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持 | 第19-20页 |
·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 | 第20-22页 |
·经济周期的关键指标 | 第22-23页 |
·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的传导机制分析 | 第26-35页 |
·三大传导机制 | 第26-30页 |
·利率、成本与资源产业链 | 第26-27页 |
·财政货币政策与高科技、基建产业链 | 第27-29页 |
·出口与消费品产业链 | 第29-30页 |
·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 | 第30-31页 |
·行业轮动的实证检验 | 第31-35页 |
·行业的价格轮动 | 第31-32页 |
·各行业销量波动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·各行业产量波动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行业轮动的市场表现 | 第35-48页 |
·经济周期到市场周期的传导机制 | 第35-40页 |
·经济周期与公司利润周期 | 第35-36页 |
·经济周期中利率与公司估值 | 第36-37页 |
·预期与有效市场 | 第37-38页 |
·股票估值模型的内涵 | 第38-40页 |
·市场周期中行业轮动的实证分析 | 第40-47页 |
·2000年1月到8月上升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1-42页 |
·2000年9月到2002年1月下降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2-43页 |
·2002年2月到2004年3月上升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3-44页 |
·2004年4月到2005年6月下降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4页 |
·2005年7月到2007年10月上升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4-45页 |
·2007年11月到2009年1月下降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5-46页 |
·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上升周期的行业表现 | 第46-47页 |
·行业轮动市场表现规律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时钟 | 第48-54页 |
·投资时钟的分析逻辑 | 第48-52页 |
·传统的投资时钟 | 第48-50页 |
·投资时钟的新构想 | 第50-52页 |
·结论:从行业轮动看A股市场的投资时钟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