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结构参数旋涡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1-13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1页 |
·研究旋涡泵的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旋涡泵现状及其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旋涡泵内部流动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计算流体动力学 | 第17-18页 |
·CFD技术在研究旋涡泵内部流场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·正交试验设计及正交表 | 第18-19页 |
·正交试验设计 | 第18-19页 |
·正交表 | 第19页 |
·本课题的意义和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·本课题的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旋涡泵内部流动理论及结构方案的确定 | 第21-30页 |
·旋涡泵的工作原理 | 第21-22页 |
·纵向旋涡和径向旋涡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旋涡泵的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25W-25型旋涡泵的结构参数 | 第25页 |
·拟改变旋涡泵的结构参数 | 第25-26页 |
·旋涡泵的一般设计步骤 | 第26-28页 |
·正交法配置旋涡泵的结构参数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旋涡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| 第30-43页 |
·数值计算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数值处理方法 | 第31页 |
·压力修正法 | 第31页 |
·人工压缩性法 | 第31页 |
·旋涡泵流动区域的三维造型 | 第31-33页 |
·网格生成 | 第33-36页 |
·贴体计算网格的生成 | 第33-35页 |
·网格的划分与发展 | 第35页 |
·GAMBIT网格生成软件 | 第35-36页 |
·旋涡泵内部流动区域网格生成 | 第36页 |
·指定边界条件 | 第36-37页 |
·湍流模型及控制方程 | 第37-42页 |
·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37-40页 |
·控制方程 | 第40-42页 |
·定义离散方法 | 第42页 |
·计算的初始化和迭代 | 第42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各种方案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43-65页 |
·1Q工况下的扬程和效率 | 第43-44页 |
·扬程的计算 | 第43页 |
·效率的计算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流量、不同模型的外特性比较 | 第44-52页 |
·第一组模拟结果及比较 | 第44-46页 |
·第二组模拟结果及比较 | 第46-48页 |
·第三组模拟结果及比较 | 第48-50页 |
·第四组模拟结果及比较 | 第50-52页 |
·优选后模型与原模型的外特性比较 | 第52-54页 |
·交叉作用的结构参数对泵性能影响的探讨 | 第54-56页 |
·旋涡泵不同模型内部流场的内特性仿真与分析 | 第56-65页 |
·设计工况下各模型的内特性对比图 | 第56-60页 |
·各模型内特性的分析比较 | 第60-61页 |
·不同工况下#10模型的内特性对比图 | 第61-63页 |
·不同工况下#10模型的内特性对比分析 | 第63-65页 |
结论、不足与展望 | 第65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