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引言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人物形象模式 | 第13-25页 |
第一节 对男性的揭露和批判 | 第13-19页 |
一、被同情的窝囊平庸型男人 | 第13-16页 |
二、被否定的坏男人群丑图 | 第16-19页 |
第二节 女性意识贯穿于始终 | 第19-25页 |
一、母性意识的展示:“颂母”和“审母” | 第19-21页 |
二、伴随着阴谋和理智的“美好”女性 | 第21-25页 |
第二章 主题模式 | 第25-32页 |
第一节 对传统主题的颠覆:不谈爱情 | 第25-30页 |
第二节 从“不谈爱情”到“拆穿虚幻爱情”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叙事方式模式 | 第32-40页 |
第一节 语言评论模式 | 第32-36页 |
第二节 情节结构模式 | 第36-40页 |
一、主题决定情节的发生和发展 | 第36-37页 |
二、依据女性的观念安排故事结局 | 第37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2页 |
注释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5-48页 |
Abstract | 第48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