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性别差异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社会性别及出生性别比的相关概念 | 第10-12页 |
·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思路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社会性别差异及其表现形式 | 第16-32页 |
·男孩偏好:我国传统的性别意识 | 第16-22页 |
·男孩偏好的形成 | 第16-19页 |
·男孩偏好的演变:"丁崇拜" | 第19-21页 |
·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及其发展 | 第21-22页 |
·不同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差异 | 第22-32页 |
·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差异 | 第23-27页 |
·政治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差异 | 第27-28页 |
·婚姻家庭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差异 | 第28-32页 |
第3章 社会性别差异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| 第32-46页 |
·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次要原因 | 第32-38页 |
·经济因素 | 第32-33页 |
·制度因素 | 第33-35页 |
·技术因素 | 第35-38页 |
·统计因素 | 第38页 |
·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:社会性别差异 | 第38-42页 |
·社会性别差异存在的经济基础 | 第39页 |
·社会性别差异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| 第39-42页 |
·受社会性别差异影响的出生性别比 | 第42-46页 |
第4章 出生性别比偏高对女性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·女性的生命权和生存权被损害 | 第46-47页 |
·女性的发展权被损害 | 第47-48页 |
·女性的身心健康被损害 | 第48-51页 |
结束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