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5页 |
·调查、座谈访问法 | 第15页 |
·统计分析法 | 第15页 |
·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农民工 | 第15页 |
·社会保障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中创新与不足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中的创新点 | 第16页 |
·研究中的不足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现状 | 第18-32页 |
·建筑业农民工现状 | 第18-21页 |
·调查的基本对象 | 第18-19页 |
·建筑业农民工总体特征 | 第19-21页 |
·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| 第21-30页 |
·工作时间长、工资缺乏保障 | 第21-23页 |
·工伤保险投保率低 | 第23-25页 |
·医疗保险覆盖面少、投保率低 | 第25-26页 |
·养老保险缺失严重 | 第26-28页 |
·失业保险基本空白 | 第28-29页 |
·住房公积金形同虚设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原因分析 | 第32-40页 |
·建筑业农民工自身的因素 | 第32-34页 |
·主观认识的误区 | 第32页 |
·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| 第32-33页 |
·组织化程度较低 | 第33-34页 |
·建筑业自身的原因 | 第34页 |
·建筑单位消极被动,甚至恶意逃脱责任 | 第34页 |
·传统体制原因 | 第34-37页 |
·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经济体制是根本 | 第34-36页 |
·法律法规不健全、管理机制不完善 | 第36页 |
·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足 | 第36页 |
·社会保险缴费数额超出农民工承受能力 | 第36-37页 |
·年缴费门槛难逾越 | 第37页 |
·资金问题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| 第37页 |
·思想观念原因 | 第37-38页 |
·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工重视程度不够 | 第37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| 第37-38页 |
·农民工思想观念的束缚 | 第38页 |
·农民工保障缺失深层次原因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及评价体系模型 | 第40-51页 |
·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| 第40-42页 |
·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然要求 | 第40页 |
·防范市场经济风险的客观需要 | 第40页 |
·促进城镇化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 | 第40-41页 |
·根本上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有效途径 | 第41页 |
·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目标的需要 | 第41-42页 |
·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| 第42-50页 |
·基本思想和原理 | 第42-43页 |
·基本步骤 | 第43-47页 |
·应用 | 第47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| 第51-64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51-52页 |
·基本原则 | 第52-55页 |
·建制理念上应当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原则 | 第52页 |
·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应当以政府为责任主体 | 第52-54页 |
·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的原则 | 第54-55页 |
·基本权益保障措施 | 第55-56页 |
·休息权 | 第55页 |
·就业权 | 第55页 |
·薪酬权 | 第55-56页 |
·安全权 | 第56页 |
·社会权益保障架构 | 第56-57页 |
·社会权益保障措施 | 第57-63页 |
·社会保险 | 第57-61页 |
·社会救济措施 | 第61-62页 |
·社会福利措施 | 第62-63页 |
·社会互助措施 | 第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64-65页 |
·结论 | 第6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8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