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空间域的可逆数据隐藏算法研究
第一章 概述 | 第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2 信息隐藏技术 | 第12-16页 |
1.2.1 常用的信息隐藏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2.2 信息隐藏技术的特性和要求 | 第15-16页 |
1.3 可逆数据隐藏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9页 |
1.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安排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可逆数据隐藏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21-30页 |
2.1 数字水印技术 | 第21-27页 |
2.1.1 数字水印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1.2 数字水印系统组成 | 第22-26页 |
2.1.3 数字水印系统特性 | 第26-27页 |
2.2 可逆数据隐藏技术 | 第27-29页 |
2.3 注意问题 | 第29页 |
2.4 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直方图的可逆隐藏算法 | 第30-41页 |
3.1 嵌入空间的获取 | 第30-31页 |
3.1.1 概念 | 第30-31页 |
3.1.2 基于直方图的修改应用 | 第31页 |
3.2 基于直方图的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| 第31-35页 |
3.2.1 算法 | 第32-35页 |
3.2.2 算法分析 | 第35页 |
3.3 基于分块的直方图可逆隐藏方法 | 第35-37页 |
3.3.1 算法 | 第35-37页 |
3.3.2 算法分析 | 第37页 |
3.4 标志点算法 | 第37-40页 |
3.4.1 水印的嵌入 | 第38页 |
3.4.2 水印的提取和图像恢复 | 第38-39页 |
3.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5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图像置乱的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| 第41-53页 |
4.1 基于象素对差值扩大的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| 第41-45页 |
4.1.1 算法 | 第41-44页 |
4.1.2 实验 | 第44-45页 |
4.2 基于图像置乱的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| 第45-47页 |
4.2.1 图像置乱技术 | 第45页 |
4.2.2 基本原理 | 第45-46页 |
4.2.3 图像置乱常用方法 | 第46-47页 |
4.3 基于图像置乱的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| 第47-52页 |
4.3.1 算法描述 | 第47-51页 |
4.3.2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53-55页 |
5.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53页 |
5.2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