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肾宁1号治疗急性肾衰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临床观察研究
| 缩略语表 | 第1-5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9-34页 |
| 1.中医学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及研究情况 | 第9-20页 |
| ·急性肾衰竭的病名、历史沿革及范围流 | 第9-10页 |
| ·病因病机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辨证分型 | 第12页 |
| ·辨证施治 | 第12-19页 |
| ·问题与展望 | 第19-20页 |
| 2.现代医学对急性肾衰竭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| 第20-34页 |
| ·急性肾衰竭的流行病学 | 第20-22页 |
| ·急性肾衰竭的病因 | 第22页 |
| ·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| 第22-28页 |
| ·急性肾衰竭的治疗 | 第28-34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34-42页 |
| 1.病例选择标准 | 第34-35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34页 |
| ·纳入病例标准 | 第34页 |
| ·排除病例标准 | 第34-35页 |
| ·剔除、脱落和中止实验的标准 | 第35页 |
| 2.研究方法 | 第35-38页 |
| ·病例来源与分组 | 第35-36页 |
| ·入选对象 | 第36页 |
| ·入选方法 | 第36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36页 |
| ·观测指标 | 第36-37页 |
| 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37-38页 |
| 3.统计处理方法 | 第38页 |
| 4.实验结果 | 第38-42页 |
| ·病例完成情况 | 第38页 |
| ·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疗效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安全性检测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·疗效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讨论 | 第42-50页 |
| 1.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42页 |
| 2.立法依据 | 第42页 |
| 3.急性肾衰竭与电解质紊乱 | 第42-43页 |
| 4.急性肾衰竭与酸碱失衡 | 第43-44页 |
| 5.急肾宁对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6.现代药理研究及组方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7.中药灌肠疗法的提出 | 第48-49页 |
| 8.问题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| 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