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α-Fe2O3、γAl2O3、SiO2纳米粒子单一及其混合体系的界面化学行为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 绪言第8-18页
   ·纳米氧化铁,氧化铝,氧化硅的合成与应用进展第8-11页
     ·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其无机阴离子、碱金属离子在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第8-9页
     ·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第9-10页
     ·纳米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应用第10-11页
   ·表面配位(络合)理论发展及其应用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表面配位理论的基本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常用的表面配位计算软件第12-13页
   ·表面配位反应的类型第13-15页
   ·利用表面位配理论研究氧化矿物表面性质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氧化矿物酸碱性质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·氧化矿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·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7-18页
第二章 氧化铁、氧化硅、氧化铝纳米混合体系的制备及表征第18-2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18-21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表征第20-2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·透射电镜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X 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·比表面和孔径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 无机阴离子及碱金属离子在Fe_20_3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第24-3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4-30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以不同Fe(Ⅲ)铁盐(S0_4~(2-)、N0_3~-、Cl~-)为前躯体制备Fe_20_3 样品的表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以零价铁为前躯体与不同强碱(LiOH、NaOH、KOH)溶液反应制备Fe_20_3样品表征第28-3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0-34页
     ·无机阴离子在Fe_20_3 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第30-33页
     ·碱金属离子在Fe_20_3 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第33-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四章 α-Fe_20_3、γ-A1_20_3、Si0_2单一及其混合体系表面酸碱性质第36-4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6-40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纳米α-Fe_20_3、γ-A1_20_3、Si0_2 单一及其混合体系酸碱性质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数据的处理第39-40页
   ·结果和讨论第40-46页
     ·纳米α-Fe_20_3、γ-A1_20_3、Si0_2 单一及其混合体系的滴定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·纳米α-Fe_20_3、γ-A1_20_3、Si0_2 单一及其混合体系的Gran 函数计算及其H、Ds 测定第43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五章 α-Fe_2O_3/γ-Al_2O_3、α-Fe_2O_3/γ-Al_2O_3/SiO_2纳米混合体系吸 附重金属离子(Cu~(~(2+))、Pb~(2+)、Zn~(2+))行为研究第48-6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8-51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母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第49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/γ-Al_2O_3 及 α-Fe_2O_3/γ-Al_2O_3/SiO_2 混合体系吸附重金属离子 (Cu~(2+)、Pb~(2+)、Zn~(2+))的测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/γ-Al_2O_3 及 α-Fe_2O_3/γ-Al_2O_3/SiO_2 纳米混合体系表面配位常数 计算第50-5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1-59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/γ-Al_2O_3 及 α-Fe_2O_3/γ-Al_2O_3/SiO_2 随 pH 值变化吸附重金属离 子(Cu~(2+)、Pb~(2+)、Zn~(2+))图第51-53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/γ-Al_2O_3 及 α-Fe_2O_3/γ-Al_2O_3/SiO_2 纳米混合体系吸附重金属离 子(Cu~(2+)、Pb~(2+)、Zn~(2+))计算结果讨论第53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 结论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附录A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--从刑事司法角度的考察
下一篇: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