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百脉根植株的获得及筛选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4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9页 |
| ·禽流感 | 第14-17页 |
| ·概述 | 第14-16页 |
| ·禽流感血凝素 | 第16-17页 |
| ·植物生物反应器 | 第17-19页 |
| ·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抗体 | 第17-18页 |
| ·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药用蛋白 | 第18-19页 |
| ·转基因植物可饲用疫苗 | 第19-27页 |
| ·植物疫苗的免疫机制 | 第20页 |
| ·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7页 |
| ·动物疫病疫苗 | 第20-22页 |
| ·人畜共患病疫苗 | 第22-24页 |
| ·人类疾病疫苗 | 第24-27页 |
| ·目的与意义 | 第27-2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| 第二章 MHA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9-4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4页 |
| ·材料 | 第29-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0页 |
| ·重组载体pMHA 的构建 | 第34-36页 |
| ·重组载体PMARS-MHA 的构建 | 第36-40页 |
| ·重组载体pBI121-Mar 的构建 | 第36-37页 |
| ·重组载体pBI121-Mars 的构建 | 第37-38页 |
| ·重组载体pMars-MHA 的构建 | 第38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三章 转MHA 基因百脉根的获得及鉴定 | 第41-5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6页 |
| ·材料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2-4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1页 |
| ·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 | 第46-47页 |
| ·百脉根的遗传转化 | 第47-48页 |
| ·PCR 检测 | 第48-49页 |
| ·Southern-blot 检测 | 第49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四章 MHA 基因在百脉根中的表达 | 第52-6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7页 |
| ·材料 | 第5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2-5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57-64页 |
| ·RT-PCR 检测 | 第57-58页 |
| ·Western Blot 检测 | 第58-59页 |
| ·ELISA 检测 | 第59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五章 转基因百脉根的扦插扩繁与移栽 | 第65-68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65页 |
| ·材料 | 第6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扦插扩繁 | 第65-67页 |
| ·扦插苗的移栽 | 第6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第六章 MHA 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68-7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68页 |
| ·材料 | 第6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68-70页 |
| ·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| 第68-70页 |
| ·MHA 基因的诱导表达 | 第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| 第71-74页 |
| ·讨论 | 第71-72页 |
| ·选择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研制禽类植物疫苗的可行性 | 第71页 |
| ·禽流感血凝素基因整合在百脉根中的拷贝数 | 第71-72页 |
| ·禽流感血凝素蛋白相对含量百脉根的筛选 | 第72页 |
| ·禽流感血凝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 | 第72页 |
| ·结论 | 第72-74页 |
| ·构建了两个禽流感血凝素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| 第72页 |
| ·获得了转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的百脉根植株 | 第72-73页 |
| ·验证了禽流感血凝素基因在百脉根中的表达 | 第73页 |
| ·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扩繁与移栽 | 第73页 |
| ·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禽流感血凝素基因 | 第73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-85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