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族文身史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2页 |
| 一 各个朝代的文身资料分布 | 第8-9页 |
| 二 对黎族文身史的研究状况 | 第9-11页 |
| 三 黎族文身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远古时期百越民族的文身及黎族文身的起源 | 第12-26页 |
| 一 百越民族的文身 | 第12-17页 |
| (一) 史料中有关百越文身的分布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考古学资料对百越文身的考证 | 第13-15页 |
| (三) 百越文身的情况 | 第15-17页 |
| (四) 黎族先民文身的情况 | 第17页 |
| 二 黎族文身的起源 | 第17-26页 |
| (一) 黎族本身有关文身起源的传说 | 第17-22页 |
| (二) 后来学者们关于文身起源的观点 | 第22-23页 |
| (三) 结论 | 第23-26页 |
| 第二章 黎族古代的文身 | 第26-36页 |
| 一 两汉至隋唐时期黎族的文身 | 第26-27页 |
| 二 宋元时期黎族的文身 | 第27-29页 |
| 三 明代黎族的文身 | 第29-32页 |
| 四 清代黎族的文身 | 第32-36页 |
| 第三章 民国时期黎族的文身 | 第36-52页 |
| 一 黎族的文身群体 | 第37-39页 |
| (一) 黎族文身群体的性别 | 第37页 |
| (二) 黎族文身群体的年龄 | 第37-38页 |
| (三) 黎族文身群体的流行区域 | 第38-39页 |
| 二 黎族文身的过程 | 第39-42页 |
| (一) 文身的准备工作 | 第39-41页 |
| (二) 施术过程 | 第41-42页 |
| (三) 施术后的休养 | 第42页 |
| 三 黎族的文身部位与文身图式 | 第42-52页 |
| (一) 黎族的文身部位与施文次序 | 第42-43页 |
| (二) 黎族文身的纹素 | 第43-44页 |
| (三) 文身各部位不同支系的图式差别 | 第44-52页 |
| 第四章 共和国成立后黎族文身习俗的终止 | 第52-66页 |
| 一 共和国成立初期黎族的文身 | 第52-55页 |
| 二 文身的终止 | 第55-56页 |
| 三 黎族文身长期传承延续的原因 | 第56-59页 |
| (一) 封闭的环境和文化隔离 | 第57-58页 |
| (二) 祖先崇拜信仰的禁锢 | 第58页 |
| (三) 世俗观念的束缚 | 第58-59页 |
| (四) 文身功能的变化 | 第59页 |
| 四 黎族文身在共和国建立初期被终止的原因 | 第59-60页 |
| 五 消除文身的一些行为 | 第60-61页 |
| 六 文身终止后个别人的文身行为 | 第61-63页 |
| 七 黎族文身的现状 | 第63-66页 |
| (一) 现存文身人群的地域分布与人数 | 第63-64页 |
| (二) 现存文身人群的年龄与性别 | 第64-66页 |
| 结语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附件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