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临床研究 | 第9-20页 |
一、 临床资料 | 第9-12页 |
(一) 一般资料 | 第9-10页 |
(二) 诊断标准 | 第10-11页 |
(三) 病例选择 | 第11-12页 |
二、 治疗方法 | 第12页 |
(一) 治疗组用药及方药加减 | 第12页 |
(二) 对照组用药 | 第12页 |
(三) 合并用药 | 第12页 |
三、 观察指标 | 第12-15页 |
(一) 症状和体征 | 第12-13页 |
(二)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 | 第13页 |
(三) 骨髓巨核细胞变化情况 | 第13页 |
(四) 外周血 IL-6 测定 | 第13页 |
(五) 骨髓 TGF- 1变化情况 | 第13-14页 |
(六) 检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(七) 安全指标 | 第15页 |
四、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5页 |
(一)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5页 |
(二)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5页 |
五、 统计学方法 | 第15-16页 |
六、 治疗结果 | 第16-20页 |
(一)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 | 第16页 |
(二) 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类型患者疗效比较 | 第16页 |
(三)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| 第16-17页 |
(四)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出血症状的比较 | 第17页 |
(五) 治疗组及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变化 | 第17-18页 |
(六) 骨髓巨核细胞变化情况 | 第18页 |
(七) 血清 IL-6 水平变化情况 | 第18-19页 |
(八) 骨髓 TGF- 1变化情况 | 第19页 |
(九) 治疗前后安全指标变化 | 第19-20页 |
讨论 | 第20-33页 |
一、 传统医学对 ITP 的认识 | 第20-27页 |
(一) 中医归属 | 第20页 |
(二) 病因病机探讨 | 第20-23页 |
(三) 治则治法探讨 | 第23-24页 |
(四) 组方分析 | 第24-27页 |
二、 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| 第27-31页 |
(一) 免疫异常与 ITP | 第27-29页 |
(二) 巨核细胞与 ITP | 第29-31页 |
三、 临床疗效分析 | 第31-33页 |
(一) 改善临床症状,缩短出血时间 | 第31页 |
(二) 降低血清 IL-6 及骨髓 TGF- 1水平 | 第31-32页 |
(三) 诱导骨髓巨核细胞成熟、分化 | 第32页 |
(四) 药物安全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8页 |
综述 | 第38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8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