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合成氨工业废水的排放特点 | 第10页 |
·合成氨工业废水的污染及处理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| 第11页 |
·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 | 第11-16页 |
·常用的生物脱氮技术 | 第11页 |
·传统生物脱氮机理 | 第11-12页 |
·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| 第12-16页 |
·A/O 短程生物脱氮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A/O 短程生物脱氮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试验用水的来源和水质 | 第18页 |
·试验设备与仪器 | 第18-19页 |
·试验的启动与运行控制 | 第19页 |
·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| 第19页 |
·实验的运行与控制 | 第19页 |
·分析项目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A/O生物脱氮中试工艺亚硝酸盐氮积累规律 | 第21-26页 |
·短程硝化的优势和控制难点 | 第21页 |
·A/O 系统短程硝化的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 | 第21-23页 |
·A/O 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A/O生物脱氮中试工艺的去除效果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COD 的去除特性 | 第26-27页 |
·氮的去除特性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内氮的转化规律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29-30页 |
第5章 短程反硝化特性研究 | 第30-38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污泥 | 第31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·短程反硝化与全程反硝化的比较 | 第31-33页 |
·不同初始 NO_~(2-)-N 条件下短程反硝化速率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短程反硝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pH 值对短程反硝化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碳源类型对短程反硝化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36-38页 |
第6章 脱氮进程多参数联合调控系统研究 | 第38-47页 |
·多参数联合调控系统 | 第38-39页 |
·技术内容及其特征 | 第38-39页 |
·技术的创新性 | 第39页 |
·控制系统组成及调控内容 | 第39-42页 |
·多参数自控系统图片 | 第39-41页 |
·多参数调控技术的调控内容 | 第41-42页 |
·各参数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·温度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DO 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pH 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ORP 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多参数联合调控系统的应用价值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