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--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

缠绕复合材料刚度及损伤失效预测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图表清单第12-16页
注释表第16-1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8-3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30页
     ·湿法缠绕工艺简介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研究第20-30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·弹性性能分析模型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构分析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损伤及失效预测方法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·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第30-31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31-33页
   ·本文工作的创新点第33-34页
第二章 缠绕复合材料细观结构试验观测研究第34-44页
   ·引言第34页
   ·试件条件及准备第34-36页
   ·细观结构观测结果第36-42页
     ·宏观观测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显微观测结果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内部纤维束分布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几何参数第39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三章 缠绕复合材料圆筒轴向拉伸试验研究第44-59页
   ·引言第44页
   ·试验准备及条件第44-47页
     ·试验件设计及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与环境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应变测试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  ·拉伸过程第47页
     ·应变特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轴向模量及成型参数的影响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·缠绕张力对轴向模量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固化条件对轴向模量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成型参数对强度的影响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·缠绕张力对轴向强度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·缠绕线形对轴向强度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固化方案对轴向强度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失效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四章 单向材料性能测试第59-67页
   ·引言第59页
   ·试验件设计及制备第59页
   ·试验条件及准备第59-60页
   ·单向层合板力学性能第60-66页
     ·纵向拉伸性能第60-62页
     ·纵向压缩性能第62页
     ·横向拉伸性能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横向压缩性能第64页
     ·剪切性能第64-66页
   ·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 缠绕复合材料细观刚度预测方法第67-88页
   ·引言第67页
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特征单元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·材料坐标系、整体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第67页
     ·特征单元的选择及其几何结构第67-68页
     ·特征单元几何参数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特征单元尺寸与宏观尺寸的对比第69-70页
   ·细观刚度预测方法第70-84页
     ·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刚度矩阵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各区域纤维束的刚度矩阵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·整体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下的参数变换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·层合区域纤维束刚度矩阵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波动区域纤维束刚度矩阵第74-75页
  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特征单元刚度场函数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展开第76页
     ·刚度场函数的傅立叶级数第76-82页
     ·整体等效刚度矩阵预测第82-84页
   ·刚度场函数计算流程及软件实现第84-87页
     ·刚度场计算流程第84-86页
     ·刚度预测的程序实现与软件第86-87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87-88页
第六章 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方法第88-100页
   ·引言第88页
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方法第88-96页
     ·基于细观刚度模型的缠绕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曲面与平面场之间的映射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·圆柱曲面与平面之间映射第90页
       ·圆柱面与细观刚度场的映射关系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细观刚度场的引入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与细观刚度模型间的数据传递第92页
     ·几何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第92-95页
     ·失效判定准则第95页
     ·损伤过程中材料性能的退化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·单向材料弹性常数退化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·退化准则引入细观刚度模型第96页
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流程及程序实现第96-99页
     ·结构分析流程流程第96-97页
     ·结构分析程序实现及分析软件第97-9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第七章 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第100-118页
   ·引言第100页
   ·细观刚度预测分析与试验验证第100-116页
     ·细观刚度预测分析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  ·特征单元内部刚度场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·刚度场影响因素分析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·刚度预测与试验验证第106-116页
       ·验证方法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线形刚度预测与试验验证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  ·刚度场函数展开阶数对应力应变的影响及试验验证第114-11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6-118页
第八章 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失效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第118-123页
   ·引言第118页
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圆管轴向拉伸强度预测与试验验证第118-120页
   ·缠绕复合材料圆管轴向拉伸逐渐损伤分析第120-1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2-123页
第九章 结论与展望第123-125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123-124页
   ·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124-125页
参考文献第125-133页
致谢第133-134页
在学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-135页
附录Ⅰ细观结构照片及铺层厚度第135-142页
附录Ⅱ轴向拉伸试验件几何尺寸第142-143页
附录Ⅲ轴向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第143-146页
附录ⅣIm (F?? C ?? ) F 、Re (F? ?C ?? ) S 和Im (F? ?C ?? ) S 推导第146-151页
附录Ⅴ单向材料性能试验试件尺寸第151-153页
附录Ⅵ细观刚度场各分量曲面第153-158页

论文共1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
下一篇: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--以湖南省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