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次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《淮南子》及其思想归属 | 第12-23页 |
第一节 《淮南子》与淮南王 | 第12-16页 |
第二节 道家与杂家 | 第16-20页 |
第三节 《淮南子》一书的思想归属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《淮南子》道家思想要论 | 第23-70页 |
第一节 俯仰天地,纪纲道德——《淮南子》对世界的根本的认识 | 第23-39页 |
一、落地生根的道 | 第23-30页 |
二、气化的生成论 | 第30-36页 |
三、相互感应的天人关系 | 第36-39页 |
第二节 玄解观察,探本究变一—《淮南子》如何认识道和事物 | 第39-44页 |
第三节 经纬人事,以备王道—一《淮南子》中的社会历史观 | 第44-57页 |
一、退化的社会政治观 | 第45-47页 |
二、退化的历史观与因时制宜的思想 | 第47-51页 |
三、《淮南子》政治思想概论 | 第51-57页 |
第四节 尊天保真,返性归宗——《淮南子》对人的认识及其养生思想 | 第57-70页 |
一、清静的自然人性论 | 第57-61页 |
二、理想的人格与境界 | 第61-64页 |
三、细化了的形神观 | 第64-66页 |
四、重性的养生思想 | 第66-70页 |
第三章 对《淮南子》的整体分析及评价 | 第70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