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页 |
一、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| 第9-24页 |
(一) 债权人代位制度的定义和性质 | 第9-11页 |
(二)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(三) 代位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辩析 | 第12-14页 |
(四)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| 第14-18页 |
(五) 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| 第18-24页 |
二、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代位权制度考察与比较 | 第24-30页 |
(一) 法国的传统模式 | 第25-27页 |
(二) 日本的改良代位诉讼 | 第27-28页 |
(三) 我国台湾地区修正了的代位诉讼 | 第28-30页 |
三、我国代位权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0-46页 |
(一)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立法的特殊背景 | 第30-32页 |
(二) 我国《合同法》及其解释关于代位权制度的法律规定及特色 | 第32-35页 |
(三) 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评析 | 第35-36页 |
(四) 我国代位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6页 |
四、我国代位权诉讼制度的完善 | 第46-51页 |
(一) 应调整立法体例 | 第47-48页 |
(二) 扩大权利范围,适当增加代位权的权种 | 第48页 |
(三) 增加代位权的行使方式 | 第48-49页 |
(四) 完善程序法规定,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提供程序保障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