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砂卵石地层基坑支护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设计理论 | 第17-35页 |
·深基坑工程中的土压力 | 第17-21页 |
·不同变形状态下的土压力划分 | 第17页 |
·经典土压力理论 | 第17-20页 |
·土压力确定的水土分算和合算 | 第20页 |
·“规程”土压力 | 第20-21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 | 第21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支护桩内力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锚杆(索)计算 | 第25-26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| 第26-27页 |
·整体稳定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砂卵石场地基坑稳定性验算讨论 | 第29-30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变形规律及机理 | 第30-31页 |
·变形计算理论 | 第31-33页 |
·砂卵石场地锚拉桩支护结构变形计算讨论 | 第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及监测方案设计 | 第35-56页 |
·砂卵石场地基坑工程地质条件 | 第35-38页 |
·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| 第35-37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 | 第37-38页 |
·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的选择和设计 | 第38-47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的适用性 | 第38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的设计参数选择 | 第38-44页 |
·锚拉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| 第44-47页 |
·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的监测 | 第47-53页 |
·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| 第47-48页 |
·监测设计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监测项目 | 第49页 |
·监测频率 | 第49页 |
·监测方法及原理 | 第49-52页 |
·监测报警 | 第52-53页 |
·砂卵石场地基坑工程实例 | 第53-55页 |
·工程1设计与监测概况 | 第53-54页 |
·工程2设计与监测概况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4章 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对比分析 | 第56-73页 |
·研究工程的监测概况 | 第56-58页 |
·桩身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量测结果 | 第58-61页 |
·量测结果与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桩身钢筋应力及弯矩对比分析 | 第62-68页 |
·量测结果 | 第62-65页 |
·桩身弯矩与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5-68页 |
·锚索内力 | 第68-71页 |
·量测结果 | 第68-70页 |
·量测结果与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5章 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| 第73-95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73-75页 |
·有限单元法与杆系结构矩阵分析法 | 第73页 |
·有限单元法分析内容 | 第73-75页 |
·PLAXIS程序简介 | 第75-79页 |
·PLAXIS主要功能 | 第75-76页 |
·土的本构模型 | 第76-79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79-81页 |
·网格生成 | 第79页 |
·本构模型及参数选择 | 第79-80页 |
·荷载及边界条件 | 第80页 |
·计算工况 | 第80-81页 |
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桩身水平位移 | 第81-82页 |
·桩身弯矩 | 第82-83页 |
·锚索内力 | 第83页 |
·桩身土压力 | 第83-84页 |
·对基坑状态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84-93页 |
·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 | 第84-89页 |
·施工工况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·嵌固深度的影响 | 第90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