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及仿真实现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| ·全光网络概述 | 第11-14页 |
| ·透明光网络与传统光网络 | 第11-12页 |
| ·全光网络中的技术 | 第12-13页 |
| ·全光网络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多播技术发展概述 | 第14-18页 |
| ·IP多播 | 第14页 |
| ·全光网络中的多播 | 第14-16页 |
| ·多播连接的实现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·全光网络中多播节点结构 | 第17-18页 |
| ·路由与波长分配 | 第18-19页 |
| ·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的实现 | 第19-21页 |
| ·集中式实现 | 第19-20页 |
| ·分布式实现 | 第20-21页 |
| 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 | 第22-31页 |
| ·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需考虑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| ·节点的波长变换能力 | 第22页 |
| ·MI节点和MC节点 | 第22-23页 |
| ·传输损耗 | 第23页 |
| ·多约束条件下基于K条最短路径的贪婪算法 | 第23-31页 |
| ·已有其他算法 | 第23-26页 |
| ·算法特点 | 第26页 |
| ·算法描述 | 第26-31页 |
| 第三章 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仿真实现 | 第31-52页 |
| ·RSVP-TE的多播扩展 | 第31-35页 |
| ·RSVP-TE P2MP技术 | 第31-32页 |
| ·P2MP工作原理 | 第32-35页 |
| ·全光网络多播包格式的定义 | 第35-37页 |
| ·Path包格式 | 第35-36页 |
| ·Resv包格式 | 第36页 |
| ·Path Err包格式 | 第36-37页 |
| ·P2MP中的其他包格式 | 第37页 |
| ·仿真软件的选用 | 第37-40页 |
| ·网络仿真软件的调研 | 第37-38页 |
| ·OPNET Modeler简介 | 第38-39页 |
| ·OPNET Modeler程序的调试 | 第39-40页 |
| ·P2MP技术在OPNET仿真平台的实现 | 第40-52页 |
| ·进程模块介绍 | 第40-49页 |
| ·基于OPNET的核心处理流程 | 第40-44页 |
| ·网络拓扑的获取 | 第44-46页 |
| ·主要消息的处理流程 | 第46-49页 |
| ·节点模块介绍 | 第49-50页 |
| ·网络模块介绍 | 第50-52页 |
| 第四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2-60页 |
| ·参数设置 | 第52页 |
| ·结果统计 | 第52-54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54-58页 |
| ·阻塞率 | 第54页 |
| ·W(R)门限值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与成员优先算法的比较 | 第55-56页 |
| ·不同K值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改变分光器和波长变换器数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58-60页 |
| 第五章 论文的总结及展望 | 第60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|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