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孔植被混凝土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目前应用的护坡技术 | 第9-13页 |
·混凝土类护坡技术 | 第10-11页 |
·孔洞型材料护坡技术 | 第11页 |
·植被护坡技术 | 第11-13页 |
·当前护坡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的提出 | 第14-17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的概念 | 第14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需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| 第18-23页 |
·试验原材料 | 第18-21页 |
·水泥 | 第18页 |
·集料 | 第18页 |
·矿物掺合料 | 第18-19页 |
·混凝土外加剂 | 第19页 |
·拌和水 | 第19页 |
·天然土壤 | 第19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环氧树脂 | 第20-21页 |
·乳化沥青 | 第2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强度测试方法 | 第21页 |
·孔隙率测试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pH 值测试方法 | 第22-23页 |
3 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| 第23-36页 |
·多孔混凝土的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多孔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| 第23页 |
·多孔混凝土的破坏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原材料性能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·集料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胶结材料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析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配合比设计思路的提出 | 第26页 |
·设计参数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·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提出 | 第27-30页 |
·水灰比确定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单位体积多孔混凝土各原材料用量计算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研究 | 第30-34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设计指标 | 第30-31页 |
·原材料物理性能的测试 | 第31-32页 |
·试配试验研究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4 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多孔混凝土搅拌工艺研究 | 第36-38页 |
·集料表面清洁程度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搅拌工艺对比研究 | 第37-38页 |
·多孔混凝土成型方法研究 | 第38-41页 |
·振动成型方法研究 | 第38-39页 |
·压制成型方法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振动和压制复合成型方法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多孔混凝土养护方法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多孔混凝土孔隙内碱环境及改造方法研究 | 第44-58页 |
·多孔混凝土孔隙内碱环境研究 | 第44-46页 |
·改造孔隙碱环境的必要性 | 第44-45页 |
·孔隙内盐碱性物质的来源 | 第45-46页 |
·孔隙内碱度改造原则及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碱度改造原则 | 第46页 |
·碱度改造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胶结材碱度影响因素及改造方法研究 | 第48-52页 |
·水泥用量对胶结材碱度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矿物掺合料对胶结材碱度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改善胶结材碱度研究及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用弱酸性土壤改善孔隙内碱度研究 | 第52-54页 |
·多孔混凝土表面处理改造孔隙内碱度方法研究 | 第54-57页 |
·表面处理方法及材料 | 第54-55页 |
·表面处理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6 护坡形式、种植材料及植被的选择和种植试验 | 第58-68页 |
·多孔植被混凝土护坡形式 | 第58-59页 |
·种植材料的选用分析研究 | 第59-61页 |
·种植材料的种类 | 第59-60页 |
·种植材料的选择原则 | 第60-61页 |
·孔隙内注浆试验研究 | 第61-63页 |
·护坡植被选用分析研究 | 第63-65页 |
·护坡植被选型原则 | 第63页 |
·不同气候区域对植被的要求 | 第63页 |
·边坡对植被的要求 | 第63-65页 |
·护坡植被的混播原则 | 第65页 |
·植被种植试验研究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·结论 | 第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附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