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血栓及抗血栓药 | 第10-11页 |
·抗凝药物 | 第10-11页 |
·抗血小板药物 | 第11页 |
·溶栓药物 | 第11页 |
·凝血过程 | 第11-13页 |
·凝血酶及凝血因子Xa | 第13-15页 |
·凝血酶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3页 |
·凝血因子Xa 的结构和功能 | 第13-14页 |
·凝血酶与FXa 活性位点差异比较 | 第14-15页 |
·凝血酶抑制剂 | 第15-16页 |
·低分子量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| 第15-16页 |
·其他常见的凝血酶抑制剂 | 第16页 |
·FXa 抑制剂 | 第16-18页 |
·凝血酶及FXa 抑制剂的药物设计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0-22页 |
2 原理和方法 | 第22-32页 |
·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| 第22-24页 |
·CoMFA 和CoMSIA | 第24-25页 |
·Topomer CoMFA | 第25-26页 |
·构效关系模型评价 | 第26-27页 |
·分子对接 | 第27-32页 |
·分子对接原理 | 第27-28页 |
·分子对接方法 | 第28页 |
·Surflex-Dock | 第28-32页 |
3 苯乙酰胺类凝血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 QSAR 研究 | 第32-4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2-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3页 |
·分子对接 | 第35-37页 |
·CoMFA 和CoMSIA | 第37-38页 |
·Topomer CoMFA | 第38-40页 |
·HQSAR | 第40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弱碱性唑类凝血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 QSAR 研究 | 第44-5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4-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4页 |
·分子对接 | 第46-49页 |
·CoMFA 和 CoMSIA | 第49-51页 |
·HQSAR | 第51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6页 |
5 四氢苯并唑类凝血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 QSAR 研究 | 第56-6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56-5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分子对接 | 第58-59页 |
·CoMFA 和CoMSIA | 第59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4页 |
6 吡咯烷二羧酸类 FXa 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 QSAR 研究 | 第64-7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64-6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7-73页 |
·分子对接 | 第67-69页 |
·CoMFA 和CoMSIA | 第69页 |
·Topomer CoMFA | 第69-71页 |
·HQSAR | 第71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7 含苯甲脒骨架的 FXa 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 QSAR 研究 | 第74-8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74-7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3页 |
·分子对接 | 第76-78页 |
·Topomer CoMFA | 第78-80页 |
·HQSAR | 第80-83页 |
·小结 | 第83-84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8页 |
·结论 | 第84-86页 |
·展望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6页 |
附录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