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花湖流域水土侵蚀和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33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5-30页 |
| ·水土流失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| ·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富营养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7页 |
| ·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| 第27-29页 |
| ·以往对松花湖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29-30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0-31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| ·主要创新点 | 第32-33页 |
| 第2章 松花湖流域概况 | 第33-41页 |
| 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33-35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33-34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34-35页 |
| ·植被 | 第35页 |
| ·气候 | 第35页 |
| ·河流 | 第35页 |
| 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35-36页 |
| ·行政区域 | 第35页 |
| ·人口分布 | 第35-36页 |
| ·自养能力收入 | 第36页 |
| ·三湖保护区 | 第36-39页 |
| ·保护区范围 | 第36-38页 |
| ·三湖保护区土地资源 | 第38页 |
| ·松花湖流域水功能区划 | 第38-39页 |
| ·松花湖流域水环境状况 | 第39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3章 松花湖流域污染源分析 | 第41-61页 |
| ·点源污染调查分析 | 第41-51页 |
| ·工业污染源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生活污染源分析 | 第43-48页 |
| ·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点源入河率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| 第51-58页 |
| ·农村生活污染调查 | 第51-52页 |
| ·化肥农药污染调查 | 第52-55页 |
| ·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调查 | 第55-56页 |
| ·水土流失污染调查 | 第56页 |
| ·城市面源污染调查 | 第56-58页 |
| ·污染源调查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4章 坡面水蚀预报模型与土壤侵蚀分析 | 第61-87页 |
| ·坡面土壤流失预报模型的基本形式 | 第61页 |
| ·模型参数分析与计算 | 第61-78页 |
| ·降雨侵蚀力因子 R | 第61-64页 |
| ·土壤可蚀性因子 K | 第64-68页 |
| ·坡度坡长因子 LS | 第68-71页 |
| ·浅沟侵蚀影响因子 G | 第71-73页 |
| ·覆盖与管理因子 C 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P | 第73-78页 |
| ·松花湖流域土壤侵蚀分析 | 第78-82页 |
| ·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| 第82-83页 |
| ·自然因素 | 第82页 |
| ·人为因素 | 第82-83页 |
| ·松花湖流域土壤营养物质损失量计算 | 第83-87页 |
| 第5章 松花湖流域富营养化评价与原因分析 | 第87-119页 |
| ·评价标准 | 第87-89页 |
| ·富营养化反演 | 第89-112页 |
| ·叶绿素 a 反演 | 第89-94页 |
| ·TP 反演 | 第94-99页 |
| ·TN 反演 | 第99-104页 |
| ·COD 反演 | 第104-109页 |
| ·透明度反演 | 第109-112页 |
| ·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| 第112-115页 |
| ·模型验证 | 第115-117页 |
| ·松花湖富营养化原因分析 | 第117-119页 |
| 第6章 松花湖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措施的建议 | 第119-131页 |
| ·松花湖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整治 | 第119-120页 |
| ·综合治理思路 | 第119页 |
| ·主要治理任务 | 第119-120页 |
| ·污染物总量控制 | 第120-123页 |
| ·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| 第120-121页 |
| ·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预测 | 第121-123页 |
| ·加强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 | 第123-124页 |
| ·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| 第124页 |
| ·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| 第124-125页 |
| ·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 | 第125-126页 |
| ·富营养化防治建议 | 第126-127页 |
| ·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| 第127-131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131-135页 |
| ·结论 | 第131-133页 |
| ·建议 | 第133-1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5-145页 |
|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45-147页 |
| 后记和致谢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