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| 第9-14页 |
·文献检索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ERP系统与银行数据交换及银企互联模式 | 第17-26页 |
·基于远程API调用的银企直联模式 | 第17-19页 |
·传统银企直联模式 | 第17-18页 |
·基于SAP RFC接口实现远程互联 | 第18-19页 |
·基于EDI技术的银企直联模式 | 第19-21页 |
·传统EDI介绍 | 第19-20页 |
·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| 第20页 |
·建设银行基于XML的银企互联平台 | 第20-21页 |
·基于中间件管理平台的银企互联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工商银行的Netsafe平台 | 第21-22页 |
·基于IBM MQ消息中间件的银企互联平台 | 第22页 |
·基于E-Bank Server的银企互联模式 | 第22-26页 |
·银企互联模式现状及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典型数据交换模式的转换 | 第23-24页 |
·基于SOA的数据交换中心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E-Bank Server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基础 | 第26-31页 |
·E-Bank Server的体系结构 | 第26-28页 |
·SOA-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| 第26-27页 |
·E-Bank Server的基本概念 | 第27页 |
·E-Bank Server的体系结构 | 第27-28页 |
·E-Bank Server的技术基础 | 第28-31页 |
·IDOC技术框架 | 第28-29页 |
·Staging Server报文自动处理引擎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RSA的第三方加密技术 | 第30页 |
·RiOS广域网优化技术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基于E-Bank Server的银企互联平台设计 | 第31-51页 |
·设计目标与原则 | 第31-32页 |
·总体架构设计 | 第32-36页 |
·功能架构设计 | 第32-33页 |
·应用层次设计 | 第33页 |
·网络结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软件技术架构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E-Bank Server银企互联平台运行模式 | 第36-39页 |
·平台的整体模式 | 第36页 |
·平台的业务流程 | 第36-38页 |
·平台业务量估算 | 第38页 |
·其它个性化需求 | 第38-39页 |
·业务模块流程设计 | 第39-41页 |
·自动付款模块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报文接收/发送模块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报文状态管理模块设计 | 第41页 |
·核心应用模块设计 | 第41-48页 |
·报文处理模块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报文传输模块设计 | 第43页 |
·银行报文格式配置模块设计 | 第43-47页 |
·其他配置模块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 | 第48-51页 |
·网络安全 | 第48-49页 |
·系统权限管理 | 第49页 |
·第三方加密 | 第49页 |
·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基于E-Bank Server的银企互联平台实现 | 第51-83页 |
·总体构架的实现 | 第51-60页 |
·业务层的配置与开发环境 | 第52-55页 |
·传输层的配置与实现 | 第55-57页 |
·应用层的开发环境与实现 | 第57-60页 |
·部分业务模块的实现 | 第60-70页 |
·自动付款模块的实现 | 第60-62页 |
·自动付款运行结果 | 第62-63页 |
·报文接收/发送模块的实现 | 第63-67页 |
·报文状态管理的实现 | 第67-69页 |
·报文一致性和完整性鉴别的实现 | 第69-70页 |
·核心应用模块的实现 | 第70-79页 |
·Staging Server引擎功能的实现 | 第71-74页 |
·可配置报文格式转换功能的实现 | 第74-76页 |
·报文传输协议配置功能的实现 | 第76-79页 |
·安全可靠性技术的实现 | 第79-83页 |
·加密方案 | 第79-80页 |
·用户权限管理 | 第80-82页 |
·数据安全以及存储备份 | 第82-8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·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·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工作的展望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