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阳凹陷西部地区油气成藏地质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前言 | 第9-16页 |
| ·论文来源和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9-13页 |
| ·生烃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| ·油气成藏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0-13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 | 第13-16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成果 | 第14-16页 |
| 2 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| 第16-21页 |
| ·地理位置和勘探历程 | 第16-17页 |
| ·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| 第17-19页 |
| ·地层层序与油气地质特征 | 第19-21页 |
| ·地层层序特征 | 第19-20页 |
| ·油气藏地质特征 | 第20-21页 |
| 3 构造特征 | 第21-36页 |
| ·基本构造特征 | 第21-23页 |
| ·局部构造特征 | 第23-25页 |
| ·井楼背斜、高庄鼻状构造 | 第23页 |
| ·古城鼻状构造带构造特征 | 第23-25页 |
| ·构造演化研究 | 第25-36页 |
| ·泌阳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| 第25-27页 |
| ·泌阳凹陷西部构造演化特征 | 第27-36页 |
| ·井楼油田、高庄区块构造演化 | 第30-33页 |
| ·古城油田构造演化 | 第33-36页 |
| 4 油气成藏特征 | 第36-67页 |
| ·烃源岩 | 第36-52页 |
| 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6-46页 |
| ·油-岩地球化学对比 | 第46-52页 |
| ·盖层条件 | 第52-55页 |
| ·储集层条件 | 第55-67页 |
| ·储层发育特征 | 第55-58页 |
| ·储层岩石学特征 | 第58页 |
| ·储层物性特征 | 第58页 |
| ·沉积微相发育特征 | 第58-67页 |
| 5 油气聚集特征 | 第67-87页 |
| ·原油及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| 第67-71页 |
| 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| 第67-68页 |
| 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| 第68-71页 |
| ·油气藏类型 | 第71-75页 |
| ·构造油气藏 | 第71-73页 |
| ·岩性油气藏 | 第73-74页 |
| ·地层油气藏 | 第74页 |
| ·复合油气藏 | 第74-75页 |
| ·油气聚集特征 | 第75-78页 |
| ·泌阳凹陷西部构造和地层圈闭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| 第75-77页 |
| ·油气聚集规律 | 第77-78页 |
| ·油气成藏模式和成藏组合体 | 第78-87页 |
| ·古城成藏组合体 | 第78-83页 |
| ·井楼成藏组合体 | 第83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