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沟填筑跟踪治理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4页 |
| ·冲沟侵蚀概述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| 第9-13页 |
| ·沟蚀的概念 | 第9-11页 |
| ·沟蚀对流域泥沙的贡献量 | 第11-12页 |
| ·沟蚀模型构建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冲沟侵蚀过程跟踪及其判识 | 第14-26页 |
| ·冲沟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对比 | 第14-16页 |
| ·冲沟发生的临界地貌条件确定 | 第16-20页 |
| ·临界地貌的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| ·剪切力指标临界地貌 | 第16-17页 |
| ·地形湿润指数临界地貌 | 第17-18页 |
| ·坡面产沙量与沟蚀关系 | 第18-19页 |
| ·坡耕地与沟蚀发育关系 | 第19-20页 |
| ·沟蚀发育过程多点监测跟踪 | 第20-23页 |
| ·目标假定 | 第20-21页 |
| ·目标模型 | 第21页 |
| ·跟踪结果 | 第21-23页 |
| ·沟蚀预报模型及进程判识 | 第23-26页 |
| ·降雨侵蚀力因子 R | 第23-24页 |
| ·坡度坡长因子 LS | 第24页 |
| ·浅沟侵蚀因子 G | 第24-25页 |
| ·覆盖-管理因子C 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P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章 填沟筑坝的结构功能分析及方案选择 | 第26-37页 |
| ·冲沟筑坝结构型式及功能特点 | 第26-32页 |
| ·土拦沙坝 | 第26-27页 |
| ·浆砌石拦沙坝 | 第27-30页 |
| ·土石坝 | 第30-31页 |
| ·淤地坝 | 第31-32页 |
| ·冲沟筑坝方案选择 | 第32-37页 |
| ·方案分析的内容 | 第32-33页 |
| ·技术指标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| 第34-36页 |
| ·方案选择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填筑结构的坝坡稳定性分析 | 第37-57页 |
| ·填筑结构的稳定可靠度 | 第37-42页 |
| ·结构可靠度 | 第37-38页 |
| ·可靠度分析方法 | 第38-42页 |
| ·计算模型的选取 | 第42-46页 |
| ·瑞典条分法 | 第42-44页 |
| ·简化毕肖普法 | 第44-45页 |
| ·极限状态方程 | 第45-46页 |
| ·计算参数及其概率特性 | 第46-49页 |
| ·C、φ的确定方法 | 第46-49页 |
| ·C、φ的概率分布特性 | 第49页 |
| ·考虑变量间互相关性的可靠度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计算实例 | 第51-57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51-52页 |
| ·工程地质条件 | 第52-53页 |
| ·可靠度分析方案 | 第53-54页 |
| ·稳定性可靠度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第五章 冲沟填筑技术跟踪及程序实现 | 第57-65页 |
| ·分系统结构和流程 | 第57-58页 |
| ·数据库子系统 | 第58-62页 |
| ·工程概况数据库 | 第59-60页 |
| ·观测仪器参数库 | 第60-61页 |
| ·监测资料原始数据库 | 第61-62页 |
| ·生成数据库 | 第62页 |
| ·预处理子系统 | 第62-63页 |
| ·系统误差识别 | 第62页 |
| ·异常数据识别 | 第62-63页 |
| ·疑点判别 | 第63页 |
| ·数据校正 | 第63页 |
| ·图形/图像子系统 | 第63-65页 |
| ·图形/图像生成模块 | 第63-64页 |
| ·图形/图像管理模块 | 第64-65页 |
| 第六章结束语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