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12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12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55页 |
| ·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概述 | 第15-24页 |
| ·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| 第16页 |
| ·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16-23页 |
| ·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的潜在催化性 | 第23-24页 |
| ·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简介 | 第24-34页 |
| ·金属苯 | 第24-33页 |
| ·金属呋喃 | 第33-34页 |
| ·过渡金属分子内配位化合物简介 | 第34-41页 |
| ·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| 第41-43页 |
| ·参考文献 | 第43-55页 |
| 第二章 基于[5+1]关环法的锇杂环化合物合成 | 第55-145页 |
| ·前言 | 第55-5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6-115页 |
| ·OsCl_2(PPh_3)_3与HC≡CCH(OH)CH=CH_2的反应 | 第56-83页 |
| ·OsCl_2(PPh_3)_3与HC≡CC(CH_3)(OH)CH=CH_2的反应 | 第83-115页 |
| ·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16-133页 |
| ·参考文献 | 第133-145页 |
| 第三章 基于锇苯中间体反应性的锇杂环化合物合成 | 第145-197页 |
| ·前言 | 第145-14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46-182页 |
| ·OsCl_2(PPh_3)_2(CH=C(PPh_3)CH(OH)C≡CH)与酸的反应 | 第146-164页 |
| ·OsCl_2(PPh_3)_2(CH=C(PPh_3)CH(OH)C≡CH)与碱的反应 | 第164-172页 |
| ·OsCl_2(PPh_3)_2(CH=C(PPh_3)CH(OH)C≡CH)与2e配体的反应 | 第172-182页 |
| ·小结 | 第182-18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83-192页 |
| ·参考文献 | 第192-197页 |
| 第四章 金属苯反应性的初步研究 | 第197-239页 |
| ·前言 | 第197-19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99-225页 |
| ·脱氯反应 | 第199-209页 |
| ·与含氮多齿配体的反应 | 第209-219页 |
| ·与Lewis酸体系的开环反应 | 第219-225页 |
| ·小结 | 第22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25-234页 |
| ·参考文献 | 第234-239页 |
| 第五章 基于[4+1]关环法的铱杂环化合物合成 | 第239-296页 |
| ·前言 | 第239-2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40-278页 |
| ·铱氢配合物与HC≡CCH(OH)C≡CH的反应 | 第240-267页 |
| ·铱氢配合物与C_6H_5C≡CH的反应 | 第267-275页 |
| ·铱氢配合物与C_6H_5CH(OH)C≡CH的反应 | 第275-278页 |
| ·小结 | 第27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78-288页 |
| ·参考文献 | 第288-296页 |
| 第六章 论文的创新性和展望 | 第296-300页 |
| ·论文的创新性 | 第296-298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298-300页 |
| 附录一:论文中所合成新化合物的结构式(53种) | 第300-303页 |
| 附录二:论文中新化合物的单晶结构(43种) | 第303-306页 |
| 附录三:博士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| 第306-308页 |
| 致谢 | 第308-3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