虐待法律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虐待的基础理论 | 第12-23页 |
第一节 “虐待”的界定 | 第12-18页 |
一、虐待的含义 | 第12-17页 |
二、虐待与类似概念的比较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虐待的根源 | 第18-20页 |
一、历史文化根源 | 第18-19页 |
二、社会经济根源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虐待的危害 | 第20-23页 |
一、对个人的危害 | 第20-21页 |
二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我国反虐待的现状分析 | 第23-37页 |
第一节 现行婚姻法体系下反虐待立法概况 | 第23-26页 |
一、《婚姻法》对虐待的法律规制 | 第23-24页 |
二、《继承法》、《收养法》等对虐待的其他法律规制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反虐待法律规制的缺失 | 第26-30页 |
一、法律法规存在漏洞 | 第26-29页 |
二、司法实践凸显问题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现行困境的法律原因分析 | 第30-37页 |
一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二、法律与传统道德领域的分界 | 第33-34页 |
三、现行婚姻家庭法立法特点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对构建我国反虐待法律机制的建议 | 第37-64页 |
第一节 建立反虐待法律机制的必要性 | 第37-42页 |
一、虐待存在的普遍性 | 第37-38页 |
二、建立完整的反虐待法律机制的意义 | 第38-42页 |
第二节 价值目标 | 第42-47页 |
一、家庭和谐 | 第42-43页 |
二、保护弱者 | 第43-45页 |
三、尊重人权 | 第45-47页 |
第三节 完善我国反虐待的立法机制 | 第47-64页 |
一、明确保护范围 | 第47-49页 |
二、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| 第49-53页 |
三、建立婚内侵权赔偿制度 | 第53-56页 |
四、引进民事保护令和别居制度 | 第56-59页 |
五、增设父母照顾权制度 | 第59-62页 |
六、减轻受虐者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 | 第62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