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绪论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理论综述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国外隐喻观 | 第8-12页 |
一、传统修辞学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| 第8-9页 |
二、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| 第9-12页 |
第二节 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理论 | 第13-27页 |
第一节 概念隐喻 | 第13-20页 |
一、定义 | 第13-14页 |
二、概念隐喻的分类 | 第14-17页 |
三、概念隐喻的四个基本要素 | 第17-20页 |
(一) 源域(source domain)和目的域(target domain) | 第17-18页 |
(二) 经验基础(experience basis) | 第18-19页 |
(三) 映射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概念合成理论 | 第20-27页 |
第三章 概念隐喻在广告中的映射 | 第27-56页 |
第一节 隐喻的认知功能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广告中的方位隐喻 | 第28-34页 |
一、方位隐喻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| 第28-31页 |
二、意象图式和他们在广告中的认知功能 | 第31-34页 |
三、小结 | 第34页 |
第三节 广告中的实体隐喻 | 第34-42页 |
一、实体和物质隐喻及他们的认知功能 | 第34-36页 |
二、人性隐喻及他们的认知功能 | 第36-38页 |
三、容器隐喻,容器图式及其认知功能 | 第38-39页 |
四、作为结构隐喻的实体隐喻及他们的认知功能 | 第39-41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结构隐喻 | 第42-47页 |
一、广告中的结构隐喻及其认知功能 | 第42-47页 |
二、小结 | 第47页 |
第五节 概念合成理论对广告创新的解释 | 第47-49页 |
一、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比研究 | 第47-49页 |
二、小结 | 第49页 |
第六节 广告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 | 第49-56页 |
一、隐喻的文化基础 | 第49-50页 |
二、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| 第50-53页 |
三、多元文化中广告隐喻的趋同性 | 第53-55页 |
四、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56-59页 |
第一节 内容总结 | 第56页 |
第二节 主要发现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