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家禽论文--鸡论文

西藏藏鸡种质资源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1-39页
   ·我国家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第11-15页
     ·我国家禽品种资源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我国某些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家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4-15页
   ·鸡蛋人工孵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5-21页
     ·人工孵化的基本条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影响人工孵化效果的因素第18-21页
     ·高原环境对鸡蛋孵化的影响及改进措施第21页
   ·优质地方鸡的开发利用第21-28页
     ·优质鸡的定义和发展方向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优质地方鸡的选择性状第22-28页
   ·畜禽遗传多样性第28-36页
     ·畜禽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和意义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第29-35页
     ·藏鸡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35-36页
   ·动物高海拔低氧适应分子遗传机理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动物低氧适应遗传基础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藏鸡低氧适应遗传机理研究第37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7-38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8-39页
第2章 西藏藏鸡资源现状调查第39-47页
   ·前言第39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现场调查第39页
     ·抽样检测第39页
     ·资料和文献的搜集与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·藏鸡的生境与形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藏鸡的体型外貌第41页
     ·藏鸡的生产性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藏鸡的不同区域的体重和体尺测定第42-46页
   ·小结和讨论第46-47页
第3章 藏鸡人工孵化性能研究第47-60页
   ·前言第47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48-58页
     ·孵化温度和湿度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种蛋贮存对孵化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种蛋形状对孵化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·种蛋重对孵化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藏鸡蛋孵化期失水和气室的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·藏鸡种蛋孵化期胚胎形态的观察第54-56页
     ·藏鸡和内地良种鸡及其杂交组合种蛋高原孵化第56-58页
   ·小结和讨论第58-60页
第4章 藏鸡和隐性白鸡高海拔生长规律研究第60-75页
   ·引言第60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生长曲线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参数拟合方法第62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62-73页
     ·体重和胫长生长测定第62-64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生长曲线比较第64-66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生长曲线拟合参数第66-69页
     ·藏鸡与隐性白体重生长曲线比较第69-71页
     ·藏鸡体重和胫长相关第71-73页
   ·讨论和小结第73-75页
第5章 藏鸡屠宰和肉质性能研究第75-84页
   ·引言第75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75-7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75页
     ·屠宰测定第75-76页
     ·肉质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7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8-82页
     ·藏鸡屠宰性能第78-80页
     ·藏鸡肉质物理性状第80页
     ·藏鸡肉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第80-82页
   ·讨论与小结第82-84页
第6章 藏鸡蛋营养成分分析第84-88页
   ·引言第84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84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·讨论和小结第87-88页
第7章 藏鸡品种多样性分析第88-102页
   ·前言第88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88-92页
     ·外貌特征多样性观察第88页
     ·体重体尺多样性测定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微卫星多样性检测第89-92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92-100页
     ·藏鸡体形外貌多样性第92-94页
     ·藏鸡体重体尺多样性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微卫星多样性第95-100页
   ·小结和讨论第100-102页
第8章 藏鸡VEGF基因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第102-111页
   ·前言第10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和仪器第103页
     ·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第103页
     ·基因序列分析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第104页
     ·荧光定量分析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计算及统计方法第10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·鸡胚胎尿囊绒毛膜(CAM)组织RNA提取和检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序列测定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荧光定量PCR第107-109页
   ·讨论和小结第109-111页
第9章 结论与创新点第111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24页
致谢第124-12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(2005年-今)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5-128页
附图第128页

论文共1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最高阶元素的个数及子群的弱S-半置换性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
下一篇:南京市部分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