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BODIPY和罗丹明类阳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1 前言第12-31页
   ·绪论第12-13页
   ·分子荧光产生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·荧光分子探针识别原理第14-21页
     ·光诱导电子转移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分子内电荷转移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激基缔合物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光诱导质子转移第20页
     ·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第20-21页
   ·荧光团第21-23页
   ·识别基团第23-30页
     ·杯芳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吡啶及其衍生物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冠醚第25-28页
     ·环糊精第28页
     ·五元杂环和类杂环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核糖核酸第29页
     ·多肽第29页
     ·其它识别基团第29-30页
   ·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30-31页
2 基于BODIPY的pH荧光分子探针第31-55页
   ·概述第31-3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4-41页
     ·原料和仪器第34页
     ·中间体的合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单晶结构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溶剂中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pH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摩尔消光系数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Stokes位移的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1-53页
     ·M1-M6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第41-42页
     ·pH对M1-M6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分子结构对M1-M6酸解离常数(pK_a)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M1-M6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·基于BDTA的pH荧光分子探针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·N2的晶体结构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·BDTA的晶体结构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·BDTA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pH对BDTA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BDTA荧光光谱的影响第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5页
3 基于BODIPY的Pb~(2+)荧光分子探针第55-62页
   ·概述第55-5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原料和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·BPb_1的合成第56页
     ·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的测定第56页
     ·pH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第56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第56-5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7-61页
     ·BPb_1对金属离子的识别第57-58页
     ·pH对BPb_1荧光光谱的影响第58页
     ·pb~(2+)对BPb_1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·BPb_1和pb~(2+)的络合比第59-60页
     ·表观解离常数K_d第60页
     ·阴离子对BPb_1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4 基于罗丹明类的Cu~(2+)和pH荧光分子探针第62-108页
   ·概述第62-63页
   ·探针分子设计和合成路线第63-6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、试剂及方法第65页
     ·单晶结构测定第65页
     ·中间体的合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的测定第67页
     ·pH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第67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第67-68页
     ·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68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8-107页
     ·探针的晶体结构第68-75页
     ·pH对RB2、RG2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5-78页
     ·乙腈中水的含量对RB2、RG2识别Cu~(2+)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·Cu~(2+)对RB2、RG2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9-82页
     ·RB2、RG2对Cu~(2+)识别机理的研究第82-86页
     ·RB2、RG2与Cu~(2+)的反应摩尔比第86-87页
     ·RB2、RG2检测Cu~(2+)的灵敏度第87-89页
     ·RB2、RG2对Cu~(2+)的响应时间研究第89-91页
     ·RB2、RG2检测Cu~(2+)的选择性第91-99页
     ·乙醇中水的含量对RB2、RG2识别Cu~(2+)的影响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在乙醇水溶液中不同金属离子对RB2、RG2荧光光谱的影响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pH对RB1和RG1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对RB1、RG1荧光光谱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阴离子对RB1、RG1荧光光谱的影响第106-10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结论第108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21页
附录A 典型化合物核磁谱图第121-133页
创新点摘要第133-134页
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4-135页
致谢第135-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PETPP/Ru络合物及PETPP稳定的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在液/液两相体系中的应用
下一篇:超临界CO2中γ射线预辐射高聚物的整体接枝改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