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8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区域高等教育 | 第13-14页 |
·区域经济 | 第14页 |
·适应性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2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| 第16-22页 |
·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| 第16-18页 |
·知识经济理论 | 第16页 |
·区域竞争力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非均衡增长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新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8页 |
·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| 第18-22页 |
·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| 第20-22页 |
3 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22-48页 |
·辽宁高等教育与经济概况 | 第22-28页 |
·辽宁高等教育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辽宁高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| 第23-25页 |
·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| 第25-28页 |
·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| 第28-48页 |
·高等教育发展规模、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 | 第33-40页 |
·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| 第44-48页 |
4 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应性发展的对策思考 | 第48-60页 |
·高等教育发展规模、速度与区域经济适应性发展的对策 | 第48-49页 |
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发展 | 第48页 |
·转变教育质量观,采取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| 第48-49页 |
·加大地方财政投入,加强高等教育扶贫 | 第49页 |
·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发展的对策 | 第49-52页 |
·加强政府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 | 第50页 |
·拓宽专业口径,加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 | 第50-51页 |
·重点建设辽宁三次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| 第51-52页 |
·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劳动技术结构适应性发展的对策 | 第52-56页 |
·进行研究生层面的教育体系改革 | 第53页 |
·对大学本科层次的教育重新定位 | 第53-54页 |
·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| 第54-56页 |
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构适应性发展的对策 | 第56-60页 |
·合理分布高校,调整布局结构 | 第57-58页 |
·构建沈阳、大连两个高等教育基地 | 第58页 |
·根据各经济区域的内部特点,调整高校布局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