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5-26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选题的理论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| 第20页 |
·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22-26页 |
第2章 行业协会及其组织能力的文献综述 | 第26-56页 |
·行业协会文献综述 | 第26-45页 |
·国内关于行业协会的文献综述 | 第26-38页 |
·国外关于行业协会的文献综述 | 第38-45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文献综述 | 第45-53页 |
·国内关于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文献综述 | 第46-51页 |
·国外关于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文献综述 | 第51-53页 |
·行业协会理论研究的评述 | 第53-56页 |
第3章 行业协会组织属性与管理 | 第56-85页 |
·行业协会的组织属性研究 | 第56-63页 |
·行业协会的组织界定 | 第56-60页 |
·行业协会的组织属性 | 第60-63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概念的总结 | 第63页 |
·我国行业协会组织治理研究:基于组织内部管理 | 第63-75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治理的界定、本质与基本架构 | 第63-67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治理的核心机制 | 第67-68页 |
·我国行业协会组织治理异化 | 第68-72页 |
·我国行业协会组织治理的完善 | 第72-75页 |
·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研究:基于组织外部管理 | 第75-85页 |
·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基本概述 | 第75-78页 |
·我国现行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弊端 | 第78-80页 |
·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实践创新 | 第80-82页 |
·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未来变革趋势 | 第82-85页 |
第4章 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构建 | 第85-109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界定及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| 第85-92页 |
·组织能力的基本内涵 | 第85-86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界定 | 第86-89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与相关能力范畴的比较 | 第89-92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构建的定位研究 | 第92-97页 |
·组织能力构建的会员定位:基于俱乐部理论的分析 | 第92-94页 |
·组织能力构建的外部相关利益者定位:基于利益集团理论的分析 | 第94-96页 |
·组织能力构建的法人定位:基于产权理论的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构建模型研究:基于价值网络的分析 | 第97-109页 |
·组织边界的基本内涵与行业协会组织边界的界定 | 第98-100页 |
·以价值网络核心的行业协会组织边界形成 | 第100-102页 |
·基于组织边界的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构建的S-O-R模型 | 第102-106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构建的S-O-R模型优势分析 | 第106-109页 |
第5章 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 | 第109-148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体系的功用与原则 | 第109-113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体系的功用 | 第109-110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| 第110-111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体系设计的平衡 | 第111-113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| 第113-124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评价框架 | 第113-114页 |
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 | 第114-117页 |
·指标要素计算及采集方法的说明 | 第117-124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 | 第124-132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| 第124-125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| 第125-127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| 第127-130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指标的检验 | 第130-132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评价体系的权重计算 | 第132-141页 |
·Rough集理论的基本介绍 | 第133-135页 |
·利用Rough集理论确定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指标权重 | 第135-139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指标体系的计算 | 第139-140页 |
·说明 | 第140-141页 |
·评价体系的再评价 | 第141-148页 |
·再评价的说明 | 第141页 |
·待验性评价 | 第141-144页 |
·一致性检验 | 第144-148页 |
第6章 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 | 第148-181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的模型 | 第148-157页 |
·行业协会顾客的界定与分类 | 第148-150页 |
·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行业协会价值链 | 第150-152页 |
·价值链下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的优势与特征 | 第152-154页 |
·基于价值链视角下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模型的构建 | 第154-157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与知识管理 | 第157-162页 |
·行业协会知识管理观的提出 | 第157-159页 |
·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属性优化 | 第159-160页 |
·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的途径 | 第160-162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与职能配置 | 第162-169页 |
·行业协会职能配置的基本内涵 | 第162-163页 |
·基于行业协会职能配置下组织能力的培育 | 第163-167页 |
·行业协会职能配i的根本目的与组织能力的培育 | 第167-169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与战略联盟 | 第169-174页 |
·行业协会战略联盟的基本内涵 | 第169-170页 |
·行业协会战略联盟的优势与动因分析 | 第170-172页 |
·行业协会战略联盟的流程性框架 | 第172-174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与品牌运营 | 第174-181页 |
·行业协会品牌运营的基本概述 | 第174-176页 |
·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培育的品牌运营模式 | 第176-179页 |
·总结 | 第179-181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81-184页 |
·文章结论 | 第181-183页 |
·文章不足 | 第183-184页 |
致谢 | 第184-1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6-192页 |
附录A:上海市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调研问卷 | 第192-200页 |
附录B:Rough集理论的补充说明与评价客体名录 | 第200-202页 |
B.1 Rough集理论使用的补充说明 | 第200页 |
B.2 评价客体(行业协会)名录 | 第200-202页 |
附录C:上海市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| 第202-205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2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