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地名的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-10页 | 
| 1 绪论 | 第10-14页 | 
| ·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 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 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 
| ·国内地名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 
| ·国外地名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 
| ·GIS 技术在地名研究中的进展 | 第12页 | 
| ·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路线 | 第12-14页 | 
| ·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 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 
| 2 地名的特征 | 第14-18页 | 
| ·地名的本质特性 | 第14页 | 
| ·指向性 | 第14页 | 
| ·社会性 | 第14页 | 
| ·地名的文化特性 | 第14-18页 | 
| ·普遍性 | 第14-15页 | 
| ·地域性 | 第15页 | 
| ·民族性 | 第15-16页 | 
| ·稳定性 | 第16-18页 | 
| 3 地名的分类 | 第18-24页 | 
| ·与自然因素关联的地名 | 第18-21页 | 
| ·地理方位地名 | 第18-19页 | 
| ·地形地名 | 第19页 | 
| ·水文地名 | 第19页 | 
| ·气候地名 | 第19-20页 | 
| ·土壤地名 | 第20页 | 
| ·生物和矿产资源地名 | 第20-21页 | 
| ·与人文因素关联的地名 | 第21-24页 | 
| ·建筑地名 | 第21页 | 
| ·姓氏地名 | 第21页 | 
| ·数字地名 | 第21页 | 
| ·经济交通地名 | 第21页 | 
| ·年号地名 | 第21-22页 | 
| ·形象化地名 | 第22页 | 
| ·神话传说地名 | 第22页 | 
| ·历史事件地名 | 第22页 | 
| ·意愿地名 | 第22-24页 | 
| 4 地名的人文地理特征 | 第24-32页 | 
| ·地名反映的“人地关系” | 第24-26页 | 
| ·证明区域自然环境的变迁 | 第24-25页 | 
| ·证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 
| ·地名所反映的“产业活动” | 第26-28页 | 
| ·地名反映当时的农业活动 | 第26页 | 
| ·地名反映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 | 第26-27页 | 
| ·地名体现商业活动的地理分布 | 第27-28页 | 
| ·地名反映民族的空间分布与迁移 | 第28-30页 | 
| ·地名体现我国民族的空间分布 | 第28-29页 | 
| ·地名反映我国民族的空间迁移 | 第29-30页 | 
| ·地名反映古代的军事活动 | 第30页 | 
| ·地名是国家主权的铁证 | 第30-32页 | 
| 5 中国地名的空间分布 | 第32-44页 | 
| ·数据来源和处理 | 第32-33页 | 
| ·属性数据整理 | 第32页 | 
| ·空间数据整合 | 第32-33页 | 
| ·中国地名分布态势 | 第33-37页 | 
| ·基于地名密度分级的中国地名空间分布图系 | 第33-34页 | 
| ·基于地名密度分级的地名重心曲线 | 第34-35页 | 
| ·基于地名重心曲线的中国地名密度分级与分区 | 第35-37页 | 
| ·中国地名空间分布研究 | 第37-44页 | 
| ·地名密度与中国地形 | 第37-38页 | 
| ·地名密度与中国气候 | 第38-39页 | 
| ·地名密度与中国河湖 | 第39-42页 | 
| ·地名密度与中国人口 | 第42-44页 | 
| 6 结论 | 第44-46页 | 
| 致谢 | 第46-48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