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8页 |
| ·富钴结壳研究现状 | 第11-25页 |
| ·铁锰结壳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| ·铁锰结壳的分布 | 第12-13页 |
| ·结壳调查的历史背景 | 第13-15页 |
| ·结构和物理特征 | 第15-16页 |
| ·结壳的矿物学 | 第16-17页 |
| ·结壳的年龄和生长速率 | 第17页 |
| ·化学成分 | 第17-19页 |
| ·铁锰结壳的磷酸盐化 | 第19-20页 |
| ·结壳化学成分在区域上的变化 | 第20-22页 |
| ·铁锰结壳的形成 | 第22-23页 |
| ·生物群落和海山洋流 | 第23-25页 |
| ·富钴结壳在古海洋学和全球变化中的研究 | 第25页 |
| ·富钴结壳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27-28页 |
| 2 区域地质背景与环境 | 第28-43页 |
| ·中太平洋海山区 | 第28-40页 |
| ·地质背景 | 第28-29页 |
| ·海山特征 | 第29-34页 |
| ·WM 海山区的地形特征 | 第30-32页 |
| ·WL 海山区地形特征 | 第32-33页 |
| ·WX 海山区地形特征 | 第33-34页 |
| ·海山形态对比 | 第34页 |
| ·海山的演化历史 | 第34-37页 |
| ·中太平洋海山漂移的证据及其历史 | 第34-35页 |
| ·中太平洋海山的升降证据及其历史 | 第35-37页 |
| ·海山上的沉积层序与结壳的关系 | 第37-38页 |
| ·富钴结壳的基岩 | 第38-40页 |
| ·基岩类型 | 第38-39页 |
| ·基岩的分布特征 | 第39页 |
| ·基岩与结壳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| ·西太平洋海山区 | 第40-43页 |
| ·地质背景 | 第40页 |
| ·海山地形地貌 | 第40-41页 |
| ·海山表层沉积 | 第41-42页 |
| ·l 海山表层沉积物 | 第41-42页 |
| ·浅地层特征 | 第42页 |
| ·海山岩石 | 第42-43页 |
| 3 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M19D-1-26 的扫描电镜研究 | 第43-57页 |
| ·样品描述 | 第43-45页 |
| ·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| 第45-55页 |
| ·样品M19D-1-26-A 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45-46页 |
| ·样品M19D-1-26-B 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46-48页 |
| ·样品 M19D-1-26-C 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48页 |
| ·样品 M19D-1-26-D 的扫描电镜观察及 X 射线粉晶衍射测试 | 第48-52页 |
| ·样品 M19D-1-26-F 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2-55页 |
| ·讨论 | 第55-57页 |
| 4 单颗有孔虫化石SR 同位素测定及定年 | 第57-63页 |
| ·样品和处理过程描述 | 第58-59页 |
| ·化学处理及测试 | 第59页 |
| ·结果和讨论 | 第59-63页 |
| 5 利用富钴结壳碳酸盐基岩有孔虫矿物标型重建古海洋海表温度 | 第63-68页 |
| ·样品和处理过程描述 | 第63-64页 |
| ·LA-ICP-MS 测试 | 第64-6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8页 |
| 6 中太平洋WM1 和WX 海山富钴结壳元素相关性及其层间变化研究 | 第68-81页 |
| ·样品的采集位置及其地质背景 | 第68-69页 |
| ·结壳的形态、结构和矿物成分 | 第69-71页 |
| ·化学组成的测试及结果 | 第71-72页 |
| ·讨论 | 第72-80页 |
| ·结论 | 第80-81页 |
| 7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WXD27 的年代学研究 | 第81-89页 |
| ·样品描述和准备 | 第81-83页 |
| ·Co 定年样品准备 | 第82页 |
| ·~(10)Be 定年样品准备 | 第82页 |
| ·磷酸盐样品准备 | 第82-83页 |
| ·磷酸盐样品的化学处理及测试 | 第8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3-88页 |
| ·结论 | 第88-89页 |
| 8 富钴结壳风成粉尘对青藏高原隆升及亚洲季风演化的标识 | 第89-97页 |
| ·样品及准备 | 第90-91页 |
| ·化学提取过程 | 第91页 |
| ·测试及结果 | 第91-93页 |
| ·XRD 测试 | 第91-92页 |
| ·Nd 同位素测试 | 第92页 |
| ·电子探针测试 | 第92-93页 |
| ·讨论 | 第93-97页 |
| 9 结论 | 第97-99页 |
| 致谢 | 第99-10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0-110页 |
| 附:个人简历 | 第110页 |
| 附:博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110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