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烺《玉狮堂十种曲》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陈娘生平经历及其生卒年考 | 第11-19页 |
第一节 陈娘生卒年考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陈娘生平经历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陈娘与其他作家混淆的辨正 | 第14-19页 |
第二章 陈娘的创作与交游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陈娘的创作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陈娘的交游 | 第21-27页 |
第三章 《玉狮堂十种曲》的主题内容与本事源流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《玉狮堂前五种曲》 | 第27-30页 |
第二节 《玉狮堂后五种曲》 | 第30-33页 |
第四章 《玉狮堂十种曲》的思想倾向 | 第33-39页 |
第一节 反映现实生活以及浓郁的悲世情怀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对女性以及传统道德的肯定和赞扬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陈娘创作思想的局限性 | 第36-39页 |
第五章 陈娘剧作的艺术特色 | 第39-45页 |
第一节 结构紧凑工整,体制灵活新颖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剧中人物性格鲜明,个性化语言突出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曲词清雅,咸淡相宜 | 第42-45页 |
余论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 | 第55-71页 |
附录A:陈娘简谱 | 第55-57页 |
附录B:陈娘《玉狮堂十种曲》中所有的序跋、题词 | 第57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