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耦合条件下的贵州锦丰(烂泥沟)金矿成矿模式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完成的工作量 | 第20页 |
·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| 第23-47页 |
·区域地层 | 第24-29页 |
·区域岩浆岩 | 第29-32页 |
·区域构造 | 第32-33页 |
·区域物理场 | 第33-36页 |
·区域化学场 | 第36页 |
·右江盆地的发展演化历史 | 第36-39页 |
·滇黔桂“金三角”卡林型金矿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| 第39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| 第47-86页 |
·矿区地质概况 | 第48-58页 |
·矿体地质特征 | 第58-64页 |
·岩石学简要特征 | 第64-65页 |
·矿石特征 | 第65-68页 |
·矿化蚀变特征 | 第68-75页 |
·热液黄铁矿和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研究 | 第75-8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四章 矿床构造解析 | 第86-113页 |
·构造解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| 第86-88页 |
·矿区总体构造格局 | 第88-91页 |
·矿床构造解析 | 第91-106页 |
·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分析 | 第106-108页 |
·构造的控矿作用 | 第108-111页 |
本章小节 | 第111-113页 |
第五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| 第113-157页 |
·岩矿石常量元素特征 | 第113-119页 |
·岩矿石铂族元素特征 | 第119-125页 |
·矿物及其包裹体稀土元素特征 | 第125-138页 |
·矿物及其包裹体微量元素特征 | 第138-149页 |
·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| 第149-152页 |
·HE-AR 同位素研究 | 第152-15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5-157页 |
第六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| 第157-171页 |
·含砷黄铁矿RE-OS 测年 | 第157-164页 |
·脉状热液绢云母AR-AR 测年 | 第164-169页 |
·矿床成矿年龄 | 第169-170页 |
本章小节 | 第170-171页 |
第七章 构造-流体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| 第171-191页 |
·构造与流体的耦和控矿作用 | 第171-176页 |
·矿床成矿模式 | 第176-190页 |
本章小节 | 第190-191页 |
结论 | 第191-196页 |
一、主要成果 | 第191-194页 |
二、存在问题 | 第194页 |
三、进一步工作建议 | 第194-196页 |
致谢 | 第196-1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7-207页 |
个人简历、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和论文 | 第207-209页 |
附录 图版 | 第209-2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