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汽车侧面碰撞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汽车侧面碰撞研究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侧面碰撞中的国内外应用状况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状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状况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汽车侧面碰撞仿真主要相关理论 | 第15-27页 |
·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法 | 第15-18页 |
·物体的构形描述 | 第15-16页 |
·运动微分方程 | 第16-17页 |
·能量方程 | 第17页 |
·碰撞过程空间有限元离散化 | 第17-18页 |
·时间积分算法 | 第18-20页 |
·中心差分法 | 第19页 |
·中心差分法的稳定性 | 第19-20页 |
·汽车碰撞模拟中的结构单元 | 第20-25页 |
·Hughes-Liu 薄壳单元 | 第20-22页 |
·Belytschko-Tsay 薄壳单元 | 第22-24页 |
·Belytschko-Wong-Chiang 单元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侧面碰撞模拟中效率与精度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7-45页 |
·单元尺寸的确定 | 第27-30页 |
·单元类型选择 | 第30-33页 |
·积分点的选取 | 第33-35页 |
·连接方式——焊点连接 | 第35-39页 |
·沙漏控制 | 第39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4 移动变形壁障模型和假人模型的验证 | 第45-63页 |
·移动变形壁障模型 | 第45-52页 |
·移动变形壁障尺寸特性 | 第46-47页 |
·移动变形壁障模型验证 | 第47-52页 |
·假人模型 | 第52-61页 |
·假人尺寸和重量的检测 | 第53-55页 |
·头部标定 | 第55-56页 |
·肩部标定 | 第56-57页 |
·骨盆标定 | 第57-59页 |
·胸部标定 | 第59-60页 |
·腹部标定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5 车体侧面碰撞仿真模拟分析 | 第63-81页 |
·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3-73页 |
·网格单元划分 | 第63-65页 |
·单元质量检查 | 第65-66页 |
·部件有限元模型 | 第66-69页 |
·侧围 | 第67页 |
·车门 | 第67-69页 |
·材料模型的定义 | 第69-71页 |
·整车模型的装配 | 第71页 |
·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 | 第71-73页 |
·侧面碰撞结果分析 | 第73-79页 |
·汽车的运动情况 | 第73-74页 |
·车身变形情况 | 第74-77页 |
·假人 | 第77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6 结论及展望 | 第81-83页 |
·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展望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9页 |
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