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岩石节理裂隙表面形态等级划分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分级标准 | 第10-12页 |
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| 第12-14页 |
·节理分形描述 | 第14-17页 |
·现有节理表面形态等级标准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7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岩石节理裂隙图像处理 | 第19-32页 |
·岩石节理裂隙图像获取 | 第19-21页 |
·常见的成像方式 | 第19-20页 |
·岩石节理裂隙成像 | 第20-21页 |
·岩石节理裂隙图像处理基本算法 | 第21-31页 |
·图像分割 | 第21-24页 |
·图像边缘检测 | 第24-26页 |
·图像去噪 | 第26-27页 |
·图像细线化 | 第27-28页 |
·图像算术和逻辑运算 | 第28页 |
·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 | 第28-30页 |
·断续节理裂隙的连接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基于核函数的空间模糊C 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及其改进 | 第32-42页 |
·模糊C 均值聚类图像分割 | 第32-33页 |
·空间模糊 C 均值聚类图像分割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核函数的空间模糊C 均值聚类图像分割 | 第34-36页 |
·核函数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核函数的空间模糊c 均值聚类 | 第35-36页 |
·快速基于核函数的空间模糊 C 均值聚类图像分割 | 第36-38页 |
·算法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传统分割方法(BCV)与 FKFCM_S 图像分割算法的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 FCM 图像分割算法比较 | 第39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岩石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综合评判 | 第42-47页 |
·岩石节理裂隙因素集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备择集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·模糊评判矩阵 | 第44页 |
·权重集的确定 | 第44-45页 |
·一级综合评判 | 第45-46页 |
·二级综合评判 | 第46页 |
·评判结果的处理 | 第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岩石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实例分析 | 第47-59页 |
·基于图像处理的岩石节理裂隙因素值获取 | 第47-49页 |
·节理裂隙面积/非节理裂隙面积 | 第47页 |
·单位面积的节理裂隙分枝数 | 第47-48页 |
·单位面积的节理裂隙网格数 | 第48-49页 |
·网格平均面积/采样面面积 | 第49页 |
·节理裂隙形状相似的两块岩石采样面几何复杂度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因素值获取 | 第49-53页 |
·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分级标准 | 第53页 |
·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 | 第53-54页 |
·权重集的确定 | 第54页 |
·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综合评判 | 第54-55页 |
·另外一种形状的节理裂隙的几何复杂度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获取影响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的因素值 | 第55-57页 |
·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 | 第57页 |
·节理裂隙几何复杂度综合评判 | 第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·总结 | 第59-60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主要科研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