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一、过失客观化的内涵 | 第7-10页 |
(一) 过失客观化概念 | 第7-8页 |
(二) 过失客观化的哲学基础 | 第8-10页 |
二、过失客观化的历史进程 | 第10-14页 |
(一) 过失客观化的萌芽 | 第10-11页 |
(二) 过失客观化的发展 | 第11-14页 |
三、过失客观化的体现 | 第14-27页 |
(一) 过失客观化的一般规则 | 第14-20页 |
(二) 过失客观化的特殊规则 | 第20-27页 |
四、过失客观化对侵权责任法的影响 | 第27-33页 |
(一) 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过失主观化理论的衰落 | 第27-29页 |
(二) 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多元化 | 第29-31页 |
(三) 过失客观化与侵权责任法的社会化 | 第31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注释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后记 | 第37-38页 |
论文摘要(中文) | 第38-41页 |
论文摘要(英文) | 第41-43页 |